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征文比赛活动策划书征文比赛活动策划书1鉴于物电系学生一般较擅长于逻辑思维与手动能力,而在文学修养方面有所不足,为了让学生的文化知识得以全面性发展和提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多看书籍,使一些有文学爱好的我系学生培养兴趣锻炼能力,我系决定于x月中旬在全系举办一场征文比赛。通过大量比赛前后的宣传与影响(条幅等赞助,多处板报、通知,广播稿等),希望同学们能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尽量在文学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做到在掌握科学技术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较高的人文素质。活动时间:20xx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参加对象:xx系全体学生。征文主题:“成长的青春”“感动”“进步”。征集办法:直接投稿xx部。活动内容:1、征文内容要求健康向上,能给人以启迪。文体不限,除诗歌外。2、稿件要注明征文题目,所在专业、班级,文章作者;标题用2号华文中宋字,正文用5号宋字排版。3、以班级为单位提前报名参加,由各班团支书协助系团委学生干部作好登记报名工作,并时上交作品。4、入围名单将在xx论坛和系网站上公布,活动将评出一些优秀作品,投到《xx》,为他们颁发奖品及证书。征文评选:1、由《xx》编辑部成员和团委成员组成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初选。2、初选作品将由水都论坛相关责任人进行筛选选,我系部分老师参加最后调整审核。双方对荣获优秀奖以上的作品进行颁奖。3、参赛选手的作品须预先用电子文稿进行存档。如被系选上后,须上传到xx并标注专业、姓名、征文题目。征文奖励:全系将评出:一等奖1名,奖金60元及10元xx购书卡。二等奖2名,奖金各30元及10元xx购书卡。三等奖3名,奖金各20元及10元xx购书卡。优秀奖5名,送精美纪念品。经费预算:300元(自己把要用的钱写清楚不是只写总数)。备注:由于本次活动时间受限,参加者需加快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将在截稿时尽快评审出优秀作品。所征集的文稿一概不予退还。参赛者应自留底稿。征集稿件必须出自原创,凡出现作品雷同或抄袭现象均作废处理。望同学们积极参加、及时关注。征文比赛活动策划书2一、活动原因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大学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时期,将是奠定人一生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中逐渐突出,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学生暴露出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我们必须以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谐同学们的`身心,增进沟通和交流,走出自我,相互信任,懂得感恩,快乐成长。二、活动目的丰富我校学生的业余生活,让同学们自己品味社会,体会生活,在各方面加以完善自我,同时能够培养我们大学生更加优秀的心理素质,创造更良好的校园人际。三、活动主题:“感恩生活健康成长”四.主办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心理咨询中心五.承办单位:机电学院心理健康部六、征文内容(选其一即可):(一)在过去的大学岁月里,你如何在心理上从一名高中生转变为一名大学生,如何逐步适应大学生活,或者当你即将面对社会的时候,大学生活为你提供了什么心理准备;(二)和谐的心灵需要主动的自我调适,当你遭遇人际交往、学业、情感、贫困、就业等挫折时,你曾有过何种心情故事,又是如何重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三)谈谈自己经历挫折或困境的心路历程中,你是如何在他人的帮助下重新站起来,或者如何在心理咨询与辅导下逐渐走出心理困境。七、征文要求(一)文章切合主题,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请详细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学院、班级、联系方式。(二)文章内容积极向上,最好能够在原有的思想基础上有创新,切实反映大学生人际和心理的重要性,引导同学们更好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优秀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的承受能力。(三)文章不得抄袭,否则取消参加活动的资格。(四)文章字数在1000字以上,可以是手写稿,也可以是打印稿。参照正规文章格式,手写稿采用学校统一信纸,打印稿版式一律为A4格式。八、征文对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体学生九、比赛流程:(一)各院先自行组织,并选送二十篇作品于11月23日之前交到大学生心理联盟;(二)届时将组织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对选送作品进行评审。本次征文活动将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并颁发证书及奖品,优秀作品将发表在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网站。征文比赛活动策划书3活动背景自建国六十周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生产劳动效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加大,使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富裕了,同时使广大学子的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近几年来,村村通工程的实现,加快了农村文化、生活和物质水平的`提高。活动目的为了让来自田野的广大学子回想并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让更多的大学生意识到农村未来发展的希望,更好的服务于“三农”,奉献于“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