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油田白于山区长4-52储层沉积微相研究.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靖安油田白于山区长4-52储层沉积微相研究.doc

靖安油田白于山区长4-52储层沉积微相研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靖安油田白于山区长4+52储层沉积微相研究靖安油田白于山区长4+52储层沉积微相研究摘要:本研究以沉积学为理论指导,以研究区区域地质资料、测井资料、沉积结构以及测井资料为主,对长4+52储层进行详细的沉积微相研究,研究表明,本区长4+52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涧湾。本研究为靖安油田白于山区长4+52储层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线索。关键词:沉积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涧湾靖安油田白于山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北东-南西的鼻状构造上,区域构造为东高西低的西倾单斜,斜坡上发育一系列由东向西倾没的低幅鼻状隆起,所处部位的生、储、盖相匹配,上倾方向被非渗透层所遮挡,形成了良好的岩性圈闭,对后期油气的富集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鄂尔多斯盆地是发育在华北克拉通之上并位于其西部的多旋回叠合型盆地,同时也是我国形成历史最早、演化时间最长的陆上第二大沉积盆地和重要的能源基地。延长组与延安组为鄂尔多斯盆地主要的含油层系。沉积微相是控制油气富集和分布规律的主要条件,所以分析研究储层沉积微相特征对识辨长4+5层段的储层展布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加快研究区的勘探和开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区域沉积背景鄂尔多斯盆地是在华北克拉通地块之上,经历长期演化形成的中生代沉积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属于一套典型的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湖盆内部发育三种不同类型的三角洲。靖安油田白于山区长4+5油层组的沉积作用主要发育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统由碎屑岩组成的志丹三角洲朵状体中。延长组沉积时期鄂尔多斯盆地面积大、水域广、深度浅、地形平坦、分割性较弱,湖盆四周由于构造作用形成的隆起古陆发育,因而物源补给充沛,沉积厚度较大。物源主要来自于北东部,由于长4+5沉积时陕北斜坡地形非常平缓,三角洲呈长轴状由北东向南西方向延伸,由多条入湖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快速堆积而成。属于以河流作用为主、具有强烈进积作用、河口砂坝时有发育的河控型湖泊三角洲。二、地层划分对比本次小层划分对比中,首先将典型井的标志层画出,在标志层的控制下,利用旋回对比、厚度对比等方法,对区内所有井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垂向上由油层组、砂岩组至小层逐级控制,平面上以沉积学为指导,以取心井为基础,应用各井自然电位、微电极、和感应测井曲线,由点到线至面,进行储集层对比。从沉积旋回、标志层、厚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出发,以骨架剖面小层划分、对比为依据,对单井小层划分进行调整,实现全油田范围内的分界线的统一,确立了全区砂层组及其单砂体小层的合理对比关系和小层等时格架。最终长4+52油层组划分为4个小层,分别为长4+521、长4+522、长4+523、长4+524,其中长4+522、长4+523为主力小层。三、沉积微相研究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根据两个方面进行单井相分析,对于研究区内取芯井段主要依据岩性特征进行单井相分析,而对于非取芯井段则依靠测井曲线形态,主要是自然电位曲线和自然伽马曲线形态进行单井相分析。1.单井岩心相分析对研究区18口取心井进行了岩心观察和描述,总心长约500米,选取8口取心井做出相应的单井相分析柱状图。本区沉积微相的垂相组合主要是进积型层序,完整的序列为:前三角洲泥—远砂坝、席状砂—分流间湾—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由于沉积背景的关系,在一些位置可能缺失一种或几种微相。长4+52期,三角洲前缘发育比较完整,常见组合为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其分流河道具有较好的继承性。2.沉积微相类型综合岩石学分析和测井相分析,确定白于山区长4+5沉积期为三角洲相中的三角洲前缘亚相,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辨别出了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翼、河口坝、分流间湾等四种沉积微相,在非主力层水下分流河道主体和侧翼区分不明显时,统称为水下分流河道。2.1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在研究区为优势相。以中、厚层中-细粒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为主,与顶部的粉砂岩构成下粗上细的正韵律,砂体形态在横断面上呈透镜状或楔状,向河岸方向趋于尖灭,平面上为舌状,研究区发育的此微相纵向上呈多个正韵律的叠加或单一旋回正韵律,底部岩性粗,向上过渡为细砂岩,顶部沉积的泥岩标志了一个旋回的结束,反映了水动力从高到低直至河道废弃的一个完整过程。曲线上显示为一个向上变细的正序列。下部发育高角度交错层理或块状层理,上部发育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平行层理。测井曲线呈钟形、箱形或者复合形态,且曲线相对平滑,因厚层砂岩中间泥岩夹层或钙质夹层较多,测井曲线或表现为向上收敛的箱形,或表现为阶梯状钟形。2.2水下分流河道侧翼分流河道间微相位于水下分流河道的两侧,位置上比分流间湾更靠近湖岸,水下分流河道间岩性以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和粉砂岩沉积为主,也可见细砂岩沉积。测井曲线形态与分流间湾相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