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刑法》第⼆条--本法任务《刑法》第⼆条【本法任务】中华⼈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刑罚同⼀切犯罪⾏为作⽃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第⼗三条【犯罪概念】⼀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的,不认为是犯罪。由于刑法理论与司法解释每年都会出现新变化,苏义飞律师将在此⽹站页⾯每年更新⼀次关于法益保护原则的刑法理论与司法解释:张明楷《刑法学》第五版P63页:事实上刑法总则第2条与第13条都说明了刑法的任务是保护法益,犯罪的本质是侵害法益,将犯罪客体理解为法益具有法律根据。刑法分则没有⼀个章节将社会关系作为犯罪客体,相反明⽂将权利、秩序、利益等作为犯罪客体,⽤法益来概括他们是合理的。P64页:法益保护原则对刑事⽴法的要求联系我国现状,以下⼏点值得说明:(1)不能将单纯违反伦理的⾏为规定为犯罪。刑罚是⼀种重⼤的痛苦,并⾮维持社会伦理的适当⼿段;将维持社会伦理作为刑法的任务,不仅是对刑法的过分要求,⽽且容易在法的名义上强制他⼈服从⾃⼰的价值观;刑法只能将违反他⼈意志、给他⼈法益造成了重⼤侵害或者危险的⾏为规定为犯罪。(2)对于没有被害⼈或者⾃⼰就是被害⼈,也没有侵犯可以还原为个⼈法益的国家或者社会法益的⾏为,不得规定为犯罪。(3)对于参与有处分权的⾃我损害⾏为,不得规定为犯罪。(4)对于单纯有损某个国家机关的权威性,但并没有侵犯相关法益的⾏为不得规定为犯罪。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现刑法分则规定了不以保护法益为⽬的的犯罪,或者某个分则条⽂所保护的法益现在不值得刑法保护,⽴法机关也应当尽快修改刑法,删除这类条⽂。P65页:法益保护原则对刑事司法的要求由于刑法的⽬的是保护法益,所以,刑事司法必须贯彻这⼀⽬的。(1)对犯罪构成要件的解释结论,必须以法条的保护法益为指导,⽽不能仅停留在法条的字⾯含义上。既不能按照伦理标准认定犯罪,也不能将符合刑法条⽂字⾯含义但没有侵犯法益的⾏为认定为犯罪。(2)侵犯法益的⾏为同时保护另⼀法益时,需要通过法益的⽐较衡量,即侵犯法益的⾏为是否救济了另⼀同等或者更⾼价值的法益,判断⾏为是否存在正当化事由。(3)以具体法条的保护法益是否受到侵害为标准判断犯罪的既遂与未遂。(4)共同犯罪实际上是⼆⼈共同造成法益侵害,因此,必须将共同犯罪视为⼀种特殊的不法形态。此外,刑事司法还必须以法益为基本标准或者辅助标准,认定罪数、犯罪数额等。关于刑法保护的法益的总体内容,从刑法第2条与第13条的相关规定中,可以得到明确;关于刑法分则各章所保护的法益内容,也可以从刑法分则各章的章名中得以明确;⽽刑法分则具体条⽂所保护的法益内容,⼀般没有明⽂规定,故需要确定。P66页:法益保护的限度从刑事⽴法上说,侵犯法益的⾏为,只有具备下列条件的才能规定为犯罪:(1)这种⾏为不管从哪个⾓度⽽⾔,对法益的侵犯性都⾮常严重,⽽且⼤多数⼈主张以刑法进⾏规制;(2)适⽤其他制裁⽅法不⾜以抑制这种⾏为,不⾜以保护法益;(3)运⽤刑法处罚这种⾏为,不会导致禁⽌对社会有利的⾏为,不会使国民的⾃由受到不合理的限制;(4)对这种⾏为能够在刑法上进⾏客观的认定和公平的处理;(5)运⽤刑法处罚这种⾏为能够获得预防或抑制该⾏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