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球一小时熄灯倡议书地球一小时熄灯倡议书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倡议书,不同的倡议书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为了让您在写倡议书中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球一小时熄灯倡议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地球一小时熄灯倡议书1亲爱的居民朋友们:当雾霾天气笼罩中华大地的时候;当雪灾、大旱极端天气频频肆虐的时候;当全球加速变暖、南极冰川急剧消融的时候;亲爱的朋友们,你可曾想过,用自己的力量能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做点什么?为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今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发出“能见蔚蓝“的倡议。“能见蔚蓝,代表了我们的建议和对未来的期待。‘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改变,‘蔚蓝’代表我们每个人对告别雾霾、寻回蓝天的期待。在20xx年“地球一小时“到来之际,每一位有责任心的公民,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让地球休息一小时!在此,工农办事处盛和社区向小区居民及辖区单位发出倡议:一、积极参与“地球一小时“行动。在20xx年3月26日(周六)20:30—21:30,期间,熄灭景观、办公、家庭照明灯光,关闭电脑、手机充电器等一切不必要的电源。二、让我们一起走下网络、走向室外,亲近自然,给自己创造一个放松的夜晚,去拥抱璀璨的'夜空。三、与家人朋友来到户外,仰望星空,亲近自然;你也可以走进黑暗,感受黑夜的魅力;你还可以与亲人朋友共话人生,来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四、将本次“地球一小时“活动信息传达给家人、同学、朋友等身边的所有人,鼓励邀请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到“地球一小时“活动中来。五、以此活动为契机,将节能减排理念贯穿到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尽可能地带动身边人实践环保。一个人熄灯一小时,或许微不足道;但每人熄灯一小时,将积溪成流。用我们的小小举动,汇川成海,撬动世界节约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希望。虽然只是一小时,却减少了大量的碳排放;或许点点星光也能映亮天宇,皎洁月光也能照亮大地。最后,向所有关注和期待加入活动的居民朋友们,向热爱地球,并积极主动保护地球环境的朋友们,致敬!倡议人:20xx年xx月xx日地球一小时熄灯倡议书2各位阳光的伙伴们: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抵御能源危机的发生,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xx年向全球发起名为“地球一小时”的公益活动,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一小时。今年是“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第十年,由于与复活节有所冲突,依据国际惯例,活动提前一周,时间为明天晚上,主题为“为蓝生活”。当雾霾天气笼罩中华大地的时候;当雪灾、大旱极端天气频频肆虐的时候;当全球加速变暖、南极冰川急剧消的时候;亲爱的.朋友们,你可曾想过,用自己的力量能为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做点什么?在20xx年“地球一小时”到来之际,每一位有责任心的公民,都应当积极行动进来,让地球休息一小时!为此天津分公司向公司全体阳光伙伴们发出倡议,让我们相约一起,在明晚8点30分,关闭照明系统和其他电器1小时。如果您接受我们的倡议,也请告诉您的亲朋好友,共同参与这一别具意义的公益活动,一同表达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倡导绿色生活,构筑低碳未来”是改善生活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如果你愿意为“地球一小时”活动项目、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蓝色星球献出一份力量,那就行动起来吧!为了地球的未来,熄灯一小时!为自己创造一个惬意的夜晚,尽情拥抱璀璨的夜空!倡议人:xxx时间:XXXX年XX月XX日地球一小时熄灯倡议书3市民朋友们:"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今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是"蓝天自造、美丽"。为此我们倡议:为了天蓝水绿、空气清新,共同以实际行动为地球做出一个力所能及的环保改变。请在3月29日晚8:30~9:30,与全球7000多座城市、13亿人一起关闭不必要照明。倡导低碳生活,促进治污减霾。守护碧水蓝天,造福子孙后代。一个人熄灯一小时,或许微不足道。但如果每个人都做到熄灯一小时,就如同涓涓溪流汇入大海,就会减少大量的碳排放,就能让我们的`古城星空灿烂、山青水美,就能让我们的更美丽!地球一小时熄灯倡议书4尊敬的各位小区业主(住户)朋友们:珍爱地球、节约能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是每个地球村成员的责任,也是我们广大热爱美好环境公民的共同心愿。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行动,就是要号召人们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xx年为3月26日)晚20:30—21:30熄灭电灯、关闭电源,用一个小时的短暂黑暗,换取明天更多的绿色希望,展示公众对达成全球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的支持,展现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信心和决心。为响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