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
上传人:fa****楠吖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

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14篇)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目标⒈知识与技能: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为后面学习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⒉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的能力。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教法学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准备练习题卡。主要教学流程完成教科书练习三的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⒈6除以3等于2。(复习除法的读法)⒉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复习除法各部分的名称)⒊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⒋9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3份。(复习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二、完成教科书练习三的第8题。乘法算式:5×3=15除法算式:15÷3=515÷5=3要提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三、找朋友:完成教科书练习三的第9题。一部分的同学拿口诀,一部分的同学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式的同学读算式,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诀的同学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也可以交换着玩。四、完成教科书练习三的第10题。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五、课堂小结。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篇2教学内容:课本P14页例5,练习三第4、5、6题。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二、学习新知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1、课本的“做一做”。(1)明确要求(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4)小结。2、挑战园地:(1)练习三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2)练习三第6题:写出除法算式。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对照算式画图。【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四、课堂总结。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篇3教学内容:教科书例4,做一做,练习三1、2、题。教材分析:除法的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教材中把对除法的初步认识设计在平均分的后面。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而我所说课的除法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材中特别注重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来编写内容,先比较抽象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再到具体地写除号、除法算式以及读除法算式等等。学情分析:除法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