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ppt课件.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ppt课件.ppt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ppt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律失常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致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及机制主要分类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的心脏毒性占其不良反应的12.9%,以58~88岁的老年人为主,且女性患者明显偏多,约占2/3。红霉素所致心律失常主要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另外亦可见窦性心动过速、ST段改变、T波低平和倒置、QRS波低电压、房性早搏、室性早搏、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多形性期前收缩、QT间期延长等。造成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和细胞内钙超载,造成心肌损害,影响心肌复极过程机制(2)喹诺酮类机制2机制3喹诺酮类抗疟药物唑类抗真菌药物导致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Tdp室性心动过速抗组胺药物阿司咪唑过量服用AST机制抗精神病药物窦性心律失常最常见(61.49%;ST-T改变40.37%)传导阻滞(6.83%),不完全右,ⅠAVB,室早、Q-T延长及左室高电压等。机制(1)机制(3)机制(4)抗抑郁药物多塞平所致心律失常文法拉辛阿米替林和氟西汀阿米替林和丙米嗪抗惊厥药物治疗剂量的卡马西平非尔氨酯(felbamate)、磷苯妥英(fosphenytoin)也可延长QT间期,诱导Tdp发生,可能与抑制IKr电流有关抗肿瘤药物三氧化二砷胃肠道药物西沙必利奥美拉唑有引起AVB报道,与Iks电流的抑制有关非抗心律失常的心血管药物抗心绞痛药:苄普地尔、普罗布考抗高血压药:尼卡地平,贝那普利、氯沙坦利尿剂:氢氯噻嗪、吲哒帕胺、呋噻米所致心律失常第二部分促心律失常发生的辅助因素电解质紊乱性别心动过缓心肌肥大心力衰竭低温甲状腺功能低下禁食交感神经的激活超钙负荷复极储备的减弱低钾、低镁、低钙等是诱发心律失常的重要危险因子:细胞外低钾可降低IKr的快速失活过程,增加药物对IKr的阻断,推测与QT间期延长有关。无论是生理,还是有心脏疾病或无症状的钾通道遗传缺陷的情况下,延长心室复极药物的女性病人比男性更易发生Tdp。心肌肥厚、心衰等临床病理状态可通过下调通道的亚单位(HERG,KvLQT1,minK,MiRPl)导致IKr和IKs电流密度的降低,从而降低复极储备、增加APD和不应期延长的空间不均一性以及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药物清除的影响心肌动作电位与心交感神经有关,在引起β肾上腺素能神经激活的病理生理条件下,可增加单相APD和延长QT间期,此时若服用IKr阻断剂后,更可增加心内、外膜IKs电流,延长跨膜复极过程,QT间期的延长。第三部分所致心律失常的预防及处理1及时停用药物2纠正电解质紊乱3定期心电图监测4心律失常时的紧急治疗5辅助药物及时停用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定期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时的紧急治疗辅助药物结语全面的QT/QTc研究临床试验期间治疗的提前中止和剂量调整非抗心律失常药物诱发心律失常虽然少见,但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其进行预防和正确的治疗极为重要,临床医生应充分了解这类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尽可能地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