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秋季教学计划1大班秋季教学计划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秋季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大班秋季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长大”是孩子们共同的心愿。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将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担负大大小小的责任,品尝酸酸甜甜的滋味,需要给予特别的滋养与呵护。《成长教育》就是为了使孩子们都能健康地成长而编写的。通过《成长教育》,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安全教育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二、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共有学生66人,这些学生均来自于农村,他们模仿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心理健康,安全自救,生命历程的教育至关重要。三、教学内容分析本学期针对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我选择了以下几个教学内容。1、是面对灾难,帮助学生掌握应对灾难的自护、自救技能,了解防疫知识。2、是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3、是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4、是安全自救,帮助学生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5、是珍爱生命,帮助学生掌握保持自身健康的技能,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四、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2、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3、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4、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由来,从而珍爱生命。五、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应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2、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索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是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3、主要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多媒体等组织教学,运用观察、信息搜索、讨论、调查、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实教学过程。4、让学生与社区、家庭建立联系,采用“问问别人”的方式,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六、教学进度安排每周一节课节。大班秋季教学计划2新的学年已经开始,为了使班级各项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使幼儿发挥最大的潜能,获得最大的发展,现特制定大一班班级工作计划如下:一、幼儿表现与家长情况(一)主要表现1.优势表现(1)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能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穿脱衣服等。(2)产生了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喜欢做值日生工作,如:整理玩具、管理自然角等。(3)在生活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能较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的发现。(4)有一定的任务意识,在老师的提醒和鼓励下能自己收集主题资料。2.薄弱因素分析(1)孩子的规则意识差,自控能力仍较弱,坚持性不够,不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2)部分孩子的卫生和行为会惯仍有待养成,如:吃手、用点心后用手擦嘴、喜欢趴或跪在地上等。(3)部分孩子表现欲强,倾听会惯差,不能坚持听完同伴的发言,影响了活动的顺利开展。(4)在主题活动进行过程中,部分孩子缺乏探索精神,不敢作尝试(二)家长情况1.家长仍非常重视孩子知识技能的掌握,他们希望孩子多学会一些知识性的内容,如:儿歌、计算题等等。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孩子生活会惯和学会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全面发展。2.班中很多孩子由祖辈照顾、接送,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很难接受并达成共识。二、班级经营目标1.培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会、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2.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并形成初步升小学的意识。3.继续认真学会新《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统一教育思想,并转化为教育行为。4.帮助家长具备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知识观,明确幼儿期教育重心是个性能力的培养,使家长认同熟悉我们的教育宗旨、目标和课程形式,并支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家园对话互动网”。5.经营目标(1)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2)为幼儿提供真实体验的机会,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实际探索活动,获取更多的信息,体验学会的快乐。(3)帮助家长形成良好的教育观,使其认同我们的教育宗旨、教育形式和课程模式,并支持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形成良好的“家园对话互动网”。三、保育和教育教学工作重点目标:更新观念,实现“幼儿园象我家”这一理念,逐步实现特色班级。(一)保育工作保育工作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要求班上每个老师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生活会惯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情况,以确保大家在今后的保育工作中能做到更有针对性地去开展,有的放矢,常抓不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