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早教教师工作计划范文5篇早教老师工作计划1一.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中心现有教职工22名,其中在编专职教师10名,大专及以上学历92%,幼儿园高级教师50%.中心内有两个全日制适应期早教班,双休日有130多名散居幼儿参与亲子早教班.中心吸纳了一批从事幼儿园实践教学10年以上的成熟型的兼职教师,参与中心亲子指导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目前分中心设施设备已经到位,尚未启动招生工作.(二)发展优势1.机构联动,多形式多途径推进全区早教指导.在学前科的领导下,全区基本已形成0-3岁婴幼儿早教指导工作管理体制与服务平台,形成网格化布局,串联起遍布全区的早教指导服务网络.在早教中心的策划下全区联动开展“阳光娃娃”系列早教指导活动.2.高起点定位,建成早教中心优秀团队.中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有研究生引领推进中心的课题研究,专业水平较快发展.3.课题研究,以科研促发展.中心课题生态化环境下0-3岁婴幼儿亲子互动方案的研究以先进的命题设想被上海市教科院课题规划办立项为20____年度市级课题,同时吸纳了小红帆、童星幼儿园早教指导站共同参与研究,为课题的研究与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总结实践经验,面向全国辐射.中心已接待近百次国内外专家与同行的参观交流,还应邀数次到外省市开展早教环境创设、亲子指导课程与实践的培训,把我们的经验向全国辐射.(三)发展瓶颈1.如何进一步发挥全区机构联动的早教指导专业优势,强化对早教指导工作的过程性管理,有待进一步探索.2.中心亲子课程与入园适应期早教班课程尚需逐步完善.3.如何激励教师实现自我超越,提高文化自觉、凸现早教指导的科学性与专业性,是中心内涵发展的核心问题.4.分中心的启动,显现出中心教师资源的严重不足.二.发展目标倡导生态文明的观念,立足“四大中心”功能定位,全力推进中心内涵发展,完善亲子与入园适应期早教课程,形成一支研究型的早教指导师资队伍,实现教师自我超越、中心自主发展的生态校园,在全市形成以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品牌早教,努力创建全国早期教育指导示范基地.早教老师工作计划2一、班级情况分析:本学期我们托班有男生15名,女生13名.经过一个假期,老生对幼儿园又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应,加上新生的哭闹,更会影响大面积孩子的情绪.幼儿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与生活,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我们从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发现了下一步工作的方向与目标.在常规方面,孩子们虽对常规有了基本了解,但有些方面还达不到目标,没有一贯性.如洗手时爱玩水,饭后洗嘴不够干净,还需老师帮助等.许多仍没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个别孩子不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能主动与人交往;由于孩子多,上学期存在的问题,新年伊始,我们会根据园务计划、保教计划、教研组计划要求,切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拟订本学期更为完善的工作计划.二、本学期教育教学目标健康领域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稳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敏.语言领域1、愿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说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社会领域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科学领域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器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艺术领域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早教老师工作计划3按照我们早教中心的要求,根据我们的工作,让幼儿接受熏陶,提早让他们接触知识教育,做了以下工作计划.一、生活技能教导很多幼儿,需要我们去教导他们如何去吃饭,去上厕所等.为了让他们在我们中心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早上八点上学.八点是学生用餐时间,我们会与保育老师一起监督学生用餐,同时教导学生按时吃饭,规劝学生正常用餐,考虑到幼儿年龄普遍偏小,我们对于他们的教导多数是劝导,毕竟年龄小不懂事,需要我们边哄边教导,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吃饭,这时需要教导他们学习吃饭的方式,并且对每一个幼儿都做好规范,在教导中,使用的餐具都是轻便,且没有危害的,不使用筷子,大多数使用塑料调羹,避免幼儿用餐时不小心划伤.吃完饭之后为了有助于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