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烟中的冀南抗日根据地.docx
上传人:明轩****la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抗日烽烟中的冀南抗日根据地.docx

抗日烽烟中的冀南抗日根据地.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页码5页/总页数NUMPAGES总页数5页抗日烽烟中的冀南抗日根据地抗日烽烟中的冀南抗日根据地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北平、天津后,又分两路大举南侵,一路沿平汉路进攻河北、河南;一路沿津浦路进攻山东。地处平汉、津浦路之间的冀南地区,很快成为抗日战争的前线。1937年9月间保定、沧州失守:10月间石家庄、德州、临清、邢台、邯郸沦陷;11月又失安阳、大名、邱县和威县等地。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冀南地区主要交通线和重要城镇,先后被敌控制。为了挽救华北危局,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遵照毛泽东关于“八路军实行独立的山地游击战,首先在山区创建根据地,依托山地开展游击战争,并向平原发展”的战略方针,1937年9月底,刘伯承将军奉命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29师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前线,开始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同时,129师还抽调一部分精干力量组成先遣队向冀南平原深入,11月下旬,先遣支队在张贤约支队长的率领下,到达邢台县西黄村和黄寺一带,实地考察冀南平原的抗日情况。12月下旬,129师、晋冀鲁豫省委在山西辽县召开会议,认为冀南党组织基础较好,群众抗日热情高涨,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条件已经成熟,会议决定:立即组织部队东进,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1937年12月13日,129师从教导团抽出30人,组成以孙继先为队长,胥光义为政委的挺进支队,越过平汉路,到达冀南隆平(今隆尧县)一带,宣传抗日,发动群众,收编游杂武装,组建抗日游击队,为大部队的到来做前期准备工作。1938年1月中旬,129师又以769团抽调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和一个骑兵连组成“八路军东进抗日游击纵队”(简称东纵),由386旅副旅长陈再道为司令员,晋冀鲁豫省委书记李菁玉为政治委员,率部挺进冀南。1月15日,东纵到达冀南的隆平,与先期到达的挺进支队汇合,一方面帮助地方稳定社会秩序,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巨鹿事件”,东纵顺利占领巨鹿城。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到来及其“巨鹿事件”的和平解决,极大地震动了冀南社会,扩大了影响,受到冀南人民的热烈欢迎。2月8日,东进纵队继续东进到达冀南中心南宫。帮助地方建立抗日政府,收编了原南宫县保安队,以南宫为中心,向四周扩展,部队深入乡村大力宣传抗日政策,筹建抗日民众团体,发展抗日力量,八路军的到来更加坚定了冀南人民抗日的决心和信心。1938年1月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邓小平为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从此,邓小平与刘伯承一起领导129师和冀南的抗日工作。2月4日至6日,邓小平在山西辽县主持召开了129师团以上干部会议,重点研究讨论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的问题,并作出战略部署。为加强冀南地区军事和领导力量,迅速打开抗日局面,2月6日,129师遵照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决定由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率领骑兵团和马玉堂等组织的“抗日义勇军第五路”开赴冀南。3月19日,宋任穷率部越过平汉铁路到达南宫与先期到达的陈再道东进纵队汇合,不久,宋任穷接替李菁玉任东纵政委。骑兵团与东纵汇合后,遂自南宫向西、向南扩展运动,逐县摧毁伪组织和伪政权,帮助当地建立战委会和抗日政权。4月中旬,接连收复了广宗、曲周、平乡、南和等县城。与此同时,东纵一团也进到滏阳河南、北地区,先后解散了冀县、新河、宁晋、束鹿等县的维持会,帮助地方建立了战委会和抗日政府。为加强对武装斗争的统一领导,4月27日,冀南军区宣布成立,宋任穷任司令员。4月底以后,又先后建立了5个军分区。各级武装组织和指挥机关的逐步健全,标志着冀南抗日局面已经打开,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贯彻落实毛泽东关于“在目前的条件之下,在广大平原地区发展抗日游击战争是可能的,坚持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争也是可能的,应立即在河北等地普遍发展游击战争”电报指示。129师首长刘、邓随即调整军力部署,将师主力分为三个梯队:师参谋长倪志亮领导后梯队留守辽县诬河头师部,负责晋冀豫根据地的建设和作战;副师长徐向前率领东进梯队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刘、邓率前梯队深入邢台县的营头一带活动。1938年5月2日,129师副师长徐向前、政治部主任刘志坚率769团、689团和第5支队抵达南宫,与东纵汇合,至此,129师开辟冀南抗日根据地的主力部队已全部到位,大大加强了我军在冀南的力量,统一了冀南区各部队的领导和指挥,开创了冀南抗战的新局面。5月10日发起威县战斗,5月中旬平息六离会叛乱。再后,以南宫城为中心向周围展开,6月上旬,先后占领临清、高唐、夏津、曲周、永年、成安、肥乡等县城,开辟了卫运河以东、以西和漳河以北的广大地区。与此同时,改造收编了段海洲、葛贵斋、赵辉楼、杨玉昆等几股游杂武装,使冀南根据地连成一片。根据地建立后,冀南面临整顿收编、改编的游杂武装和建立统一的抗日民主政权两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鉴于此,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