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丰收节感悟.docx
上传人:书生****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农民丰收节感悟.docx

中国农民丰收节感悟.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农民丰收节感悟中国农民丰收节感悟1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迎来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22日党中央,向全国亿万农民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早在2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管仲就以这句话道出了粮食对于安邦固本的重要性。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们也创造了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2%以上人口的奇迹,这与我国强大的粮食生产能力息息相关。xxxx说,我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三农”问题连续多年被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税被取消、种地还有补贴,中国农民越来越幸福。而这次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进一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的高度关注、对农民的高度关爱。眼下正是秋收时节,放眼华夏大地,稻麦金黄、瓜果飘香,一派丰收的喜庆繁忙景象,格外迷人,这样的收获场景无疑是喜悦而幸福的,它不仅撑起了乡村的希望、撑鼓了农民的腰包,也撑起了14亿的口粮,丰富了国民的餐桌,更撑起了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希望。而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对8亿中国农民兄弟来说无疑是一种重大肯定和鼓舞,对于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吃水不忘挖井人。在享受大地丰收果实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感谢那些勤劳朴实的农民兄弟,感谢他们不辞劳苦、任劳任怨,为国家提供粮食安全保障。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短板,城乡发展失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凋敝、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收入低下、农村青壮年劳力外流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这是各级党政部门在今后一段时期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我们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党政部门的积极努力下,中国的乡村一定会越来越美、越来越有活力,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人人向往的人间乐土,中国的农民有一天也会成为人人艳羡的职业。祝贺中国农民丰收节,祝福中国乡村越来越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感悟2“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雪山冰川也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我们广大农民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农村是我们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也是我们生长繁衍的根据地。记得住乡土乡愁,才能建设好美丽乡村;留得住绿水青山,才能处理好经济同环保的关系;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样中华大地的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人民也会更加幸福。“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农民富了,农村美了,农业也就强了。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期,而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不仅让我们重温了古今农耕文化的悠久厚重,更使我们体味到了丰收的喜悦。不同地域会孕育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地域也都有自己庆祝丰收的独特方式,可是那种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喜悦感和满足感却是相同的。“平凡的丰收,不平凡的喜悦”。金秋是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喜悦的季节,而农民是丰收的主体,更是丰收的关键。我们每餐食用的五谷杂粮无不出自朴实的农民之手,正如小说《平凡的世界》里面写的:“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而丰收节给农民那像土地一样平凡的`日子留下了太阳一般的光辉。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除了党和国家惠农为农的好政策以外,我们广大农民群众也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也为早日建成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新乡村,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注入新力量。中国农民丰收节感悟3十月半,粽子香,是我家乡的流传数百年的风俗。每当想起,糯米挟持老火腿的幽香,丝丝缕缕进入记忆,令人遐想……家乡在皖南深山,炎炎夏日到来,包粽子的箬叶在山麓上已经舒张开葱郁的绿影,迎风婆娑起舞。村妇心动了,背着硕大竹篮去,踏着晨光,爬到山顶,一览无余的箬叶大大小小的尽入眼中。摘回的箬叶捆好,悬挂在老屋的横梁晾着,村童有了盼头。家乡层峦叠嶂的都是茶园,粮食基本靠买。村口仅有的一点水田,为着十月半的清香,为着一年一度的`等待,为着那流传至今的粽子节,自然是糯稻的天地。耕田插秧,洒肥收割,静静等待着那期盼的佳期。糯稻、玉米、黄豆在粮仓里欢聚一堂之时,油菜小麦吐绿山野之际,渴望已久的日子随着霜降而来。进入农历十月,村童开始数手指,到了十二三,心急的村民就开始烧大锅煮箬叶、棕皮,氤氲的水汽如同粽子的味道。女人蹲在在水埠头,在青石板上一张一张清洗干净,叠放在大菜篮里。几十斤糯米,已经浸透,拌上绿豆红豆,或者是蚕豆高粱。围着一个大脸盆,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