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pdf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林壑(hè)潺潺(chán)波澜(lán)伛偻(qū)B.谪守(zhé)汀兰(dīng)酿泉(niàng)毳衣(cuì)C.稍逊(xùn)摇曳(yè)冠冕(ɡuān)枉然(wǎnɡ)D.红晕(yùn)呢喃(nán)黎明(lí)丰润(yù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轮之乐迫不及待人声鼎沸张皇失措B.无动于衷惟妙惟肖袖手旁观通宵达旦C.相得益章因地制益妇孺皆知历尽心血D.正襟危坐顾名思义暗然失色穷困潦倒3、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直面困难,从不拈轻怕重....,为当地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B.禁毒是全民舍生取义....的任务,因为毒品危害个人健康,破坏家庭幸福,扰乱社会秩序。C.在火车站办理临时身份证明不用再花钱拍照,这项让旅客一文不....名的规定值得赞扬。D.经过工作人员不....知所措的努力,遵义市第二届职工文化艺术节顺利举办,圆满落幕。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进攻技术单一,使球队面对强敌束手无策。B.81岁的胡院士在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后,殷殷嘱咐“科技创新还要靠年轻人”。C.看到满山青翠的草木和悦耳的鸟鸣,他顿时感到身心舒畅。D.5月24日,大约有260多名干部职工在现场聆听了道德模范们的报告。1/95、选出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排比)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C.你这些话,我们已经听得耳膜起了茧(jiǎn)了。(夸张)D.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比喻)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②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③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④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⑤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描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A.③④①⑤②B.②③①⑤④C.③①⑤②④D.②①③④⑤7、按原文默写。①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②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③烈士暮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龟虽寿》)④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⑤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论语》八则)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⑦人民教师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精神在龚自珍《己亥杂诗》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⑧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2/9(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①,智虽弗及,必将至焉。”(节选自《国语》)(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1.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1)又何间焉间:(2)小惠未编编:(3)必以信信:(4)必以情断之之:(5)智虽弗及及: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是则可矣。3.(甲)(乙)两段文字刻两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________。4.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三、现代文阅读。(30分)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问题。你要学着自己强大①小时候学古诗,杜甫的这几句背得熟。“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