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经费及会议、培训费用管理使用说明.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公”经费及会议、培训费用管理使用说明.docx

“三公”经费及会议、培训费用管理使用说明.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公”经费及会议、培训费用管理使用说明一、“三公”经费及会议、培训费用管理重点:(一)预算及支出管理方面:①未遵循先有预算、后有支出原则,超预算或者无预算安排支出;②超标准支出费用;③超范围列支无关或明令禁止的费用;④虚列支出或虚增费用,转移甚至套取资金;⑤将本单位费用转嫁、摊派至下属单位或由其他单位和个人支付;⑥隐形变异,违规在其他项目或费用中支出;⑦违反政府集中采购或定点采购等有关规定;⑧未按国库集中支付或公务卡结算有关规定支出费用。(二)其他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方面:主要是违反各级各类政策文件中关于五项经费支出的一些程序性要求以及禁止性规定。如:国内接待组织迎送活动、张贴悬挂标语横幅;未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停放制度、节假日停驶制度;跨区域召开会议;工作会议摆放花草、制作背景板、发放纪念品等;由财政经费和单位经费报销应由个人承担的社会化教育培训费用等。(三)财务管理及内控机制方面:①“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支出控制不严,总体或单项费用增长较快;②单位财务制度、内控机制建设不完善或运行不畅;③相关费用报销凭证、附件资料等缺失,相关人员署名不完整等;④未按规定方式、时间、内容对有关经费开支情况进行公开等。二、“三公”经费及会议、培训费用使用要点:(一)公务接待(国内):1、加强预算管理:总额控制。因承担临时重大工作任务确需在总额基础上增加接待费用的,由财政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批。2、开支标准:人均接待费用按照本地会议用餐标准制定(120元/人)。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接待对象超过10人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同城不接待。3、财务报销:财务票据、接待清单(桌餐菜单)、派出单位公函。(二)公务用车(个人公务出行经费):即按月发放的公务交通补贴,保障范围为市辖区。(三)会议费:1、会议费实行综合定额控制,标准如下:单位:元/人·天会议类别住宿费伙食费其他费用合计一类会议300150100550二类会议24013080450三类回忆20012080400由**承办的中央各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会议参照一类会议进行管理(需要报批);由**承办的中央各部、委所属的司局级部门召开的会议参照二类会议进行管理(需要报批);除上述会议外的其他非全市性会议(包括研讨会、座谈会、论证会等)在三类会议标准内执行。2、会议费报销:各类会议严格按批准预算执行,按规定纳入政府采购。会议费由会议召开单位承担,不得向参会人员收取,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或摊派费用。主办单位在会议结束后应当及时办理报销手续。会议费报销时除合法票据外,还应当提供会议审批依据、会议通知及实际参会人员签到表、定点饭店会议(培训)结算单等会议服务单位提供的费用原始明细单据等凭证。(四)培训费:1、培训费实行分类综合定额标准,分项核定、总额控制,各项费用之间可以按规定调剂使用。综合定额标准如下:单位:元/人·天分类住宿费伙食费其他各项费用合计一类培训220130100450二类培训180120100400其中住宿费、伙食费实际发生数不得超过按照单项定额计算的经费预算总数;伙食费中晚餐单餐不得超过75元/人。一类培训是指参训人员主要为厅级人员及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培训项目。二类培训是指参训人员主要为处级及以下人员的培训项目。以其他人员为主的培训项目参照上述标准执行。2、5天以内(含5天)的培训按照综合定额标准控制;5天以上的培训,所有天数按照综合定额标准的80%(即一类培训每人每天计360元、二类培训每人每天计320元)控制。上述天数含报到和离开时间,报到和离开时间合计不得超过1天。3、讲课费:(在综合定额标准内执行)(1)中级技术职称及以下专业人员每学时最高不超过300元;(2)副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每学时最高不超过500元;(3)正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每学时最高不超过1000元;(4)院士、全国知名专家每学时一般不超过1500元。讲课费按实际发生的学时计算,每半天最多按4学时计算。4、总额控制:各单位组织本单位人员开展或参加各类培训实行年度经费限额控制,在单位机关干部全年工资总额(按住房公积金计提基数口径)的2%以内限额使用。5、报销管理:培训费报销时应当提供培训通知、实际参训人员签到表、讲课费签收单、培训场所出具的会议(培训)结算单以及其它原始明细单据等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