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霍姆林斯基名言苏霍姆林斯基名言310句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常常会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霍姆林斯基名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1、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2、祖国——是慈祥而又严格的母亲。3、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4、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5、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6、孩子——这是父母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7、父亲和母亲是如同教师一样的教育者,他们不亚于教师,是富有智慧的人类创造者,因为儿子的智慧在他还未降生到人间的时候,就从父母的根上伸展出来。8、人要有一种精神是道德教育的红线9、让我们的女学生早在少年时期,特别是在青年初期就作好思想准备,以便在同男人的精神心理和道德审美关系中表现出意志坚定和勇敢无畏的精神。10、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11、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12、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13、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14、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15、我们通常把劳动称为伟大的导师。16、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17、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18、一本智慧丰富的、有鼓舞力的书,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19、没有“活水”,素质就枯竭、衰退20、学校不能培养没有确定自己志向的人21、农村的发展始于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文化的发展始于农村教师素质的加强,农村学校教育的功效取决于任教者的精神、知识、博学和视野。(第五卷614页《特殊的使命》)22、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23、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苏霍姆林斯基24、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25、我把揭示人类精神的全部伟大意义和美看做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如果一个人充满了为人民、为祖国和为人类的理想而奋斗的崇高思想,这样的人是不可战胜的。(第三卷808页《公民的诞生》)26、我坚定地认为,在童年、少年时期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第五卷359页《人民教师》)27、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8、那种连续记录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给教师的建议》)29、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30、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31、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32、育人先育心33、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34、道德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具有特殊性的教育工作35、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36、按照“各尽所能”的原则而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能为提高学生集体的智力水平创造有利的条件。由于实施这一原则,可以使“差生”不失去自信心,使他们逐步地发展起一些智力技巧,而到了一定的阶段上,他们就能在哪怕一门学科上取得好成绩。37、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38、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