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九江11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x
上传人:篷璐****爱吗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年江西省九江11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x

2022年江西省九江11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江一中2010年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写道:“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A.诸侯B.卿C.士D.商人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据史书记载,西汉自武帝以来统治思想即“吾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这反映了当时统治思想的特点是A.推行仁政B.儒法合一C.无为而治D.道法合一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全面准确的是A.李贽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李贽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李贽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李贽反对道学家的虚伪近代史上,顽固派指责某位人物“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位人物应该是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孙中山1839年的《澳门新闻报》曾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则徐)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材料中“林总督行事”所指的应该是A.主持虎门销烟B.抗击英国侵略者C.编译《四洲志》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痛耻,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之建构》)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A.经济的现代化B.器物的现代化C.制度的现代化D.精神的现代化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从材料中可看出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B.暴力革命C.改良维新D.君主专制“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A.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主张已经突破张之洞观点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师夷长技以自强”C.“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A.①②③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