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高中生物分为三个模块,分别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与初中的生物教材相比较,高中生物教材的知识涉及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知识的层次更深,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更高。而必修一的《分子与细胞》模块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构建内容体系。二、学情分析高一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对于生物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基础,能用生物学知识解释部分生命现象。但是,部分学生有一种一种错误定位:生物课不重要,是副科。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学初向同学们灌输生物课程的重要性,最直接的是参加两类大型考试的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占主导地位,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多做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生物教师要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和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物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和活力。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自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并且能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对于学生的学习提出简单的要求:①上课认真听课,勤做笔记;②多做练习,独立思考,不抄作业;③注意归纳,多提出问题;④实验课做好课前预习;⑤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四、要加强集体备课,努力增强集体备课实效本学期集体备课的定点时间为星期五下午七、八节课。我们可利用业务活动时间加强集体备课,特别是要加强课程标准研究,加强学情研究和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研究。努力做到①对照课程标准,认真研讨和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方法策略;②认真分析学情特点和考试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措施;③相互听课情况及时评讲。五、为了提高本学期高一生物课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成绩,特制定计划如下:(一)、低起点,缓坡度,逐步提高学生的成绩。今年高一新生基础差,层次不一,因此高一教学要降低重心,避免高一新生因压力过大而厌学的情况发生。(二)、从现实生活出发,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避免纯理论的说教。(三)、加强高一新生的思想教育。高一新生思想差异很大,生物课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理想教育,对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要配合班主任予以纠正,避免只教书不育人的行为。(四)、加强教师同步教学,步调一致,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五)、新老教师接对子,加强教研活动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本学期实行每周听课1-2节,实行循环听课制,随听随评,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生物必修二教学计划2为了打造生物高效课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收获,我制定了以下教学计划。一、从现实生活出发,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避免纯理论的说教。二、多方面收集教学素材,拓展相关知识。三、提高自己的幽默能力,适当活跃课堂。四、多做练习,多看教参,做好知识与应用的连接。五、每周听课1~2节,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六、积极主动向其他老师请教疑难问题。七、适当地引导学生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八、设计情景,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九、教学进度表如下:章节课题课时数周数科学家访谈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总计4课时第1-2周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2课时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课时单元训练与测试1课时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总计10课时第3-6周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课时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2课时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1课时第4节免疫调节3课时单元训练与测试2课时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总计5课时第6-7周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2课时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课时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1课时期中考试期中考试3-4课时第8周第4章种群和群落总计10课时第9-12周第1节种群的特征2课时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2课时第3节群落的结构2课时第4节群落的演替2课时单元训练与测试2课时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总计10课时第13-16周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2课时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课时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课时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课时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课时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