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们的期望.docx
上传人:元容****少女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对孩子们的期望.docx

对孩子们的期望.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孩子们的期望对孩子们的期望对孩子们的期望  什么是教育,教育怎么做?这是对每一位母亲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执行的问题,植竣妈妈的文章读后,深有感触,摘录了这位睿智母亲的多篇文章(有所改动),在共鸣和认同里反复咀嚼: 这是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命题,所有的教育中轴点,圆心,对他寄予什么样的期望值,决定了父母的教育方针和决策。 说起对孩子的期望,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我们老祖宗那句“成龙成凤”。虽然大自然的规律决定了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但这仍然是我们部分家庭的期盼,下一句潜在的台词,大概就是"光宗耀祖"了,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更是一生下来就受到了众星捧月般的爱,也注定要承担更多父母乃至家族对未来的期许。我希望他能幸福,享受幸福,体会幸福,感恩幸福,做他自己喜欢做的工作,不仰人鼻息,不卑躬屈膝,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就是我的希望……我唯一的期望,就是孩子们能立志,享受和创造幸福生活。但是,似乎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是不同的,什么才是幸福呢?有的人认为当官了幸福,有的人认为发财了才有幸福,有的人认为得到大家承认有名望了才幸福。可是在我看来,儿子能感受到到父母的爱,懂得去爱人,心理健康有安全感,在工作上能去做他真正感兴趣的事,就是幸福,做一个人的最大的幸福!看看我们身边的人,有多少人是学以致用的?有多少人是在职场说话都唯唯诺诺口不对心的?有多少人是真真正正热爱他的本职工作的?有几个人真正有理想?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循着内心的愿望执著地追求理想的?有几个人能够在名利面前不动声色不虚伪狂妄的?有几个人能为了理想耐得住寂寞?在这个喧嚣而浮躁的物质时代,要一个人能立起一个志向,并且"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不已物喜,不以己悲",谈何容易!所以,我的愿望很简单,但是,要真正做到,何其艰难!要做到这样的人,首先要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是立志的前提。哪怕就是做一个技术工人,这也是一种志向,他要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绝不因为旁人的几句闲言而喜悲,可以参考借鉴别人,但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跟着自己的心走,而不是跟着哪一个人走。咱们的儿子可以敬畏神灵,但是绝不膜拜权威,更加不要受世俗的名利所左右诱惑。第二点,就是要有毅力和坚持。没有人的成就是一蹴而就的,没有人的事业是一帆风顺的,崎岖坎坷是注定的。是坚定执著地走下去,还是知难而退?是忍辱负重还是屈从放弃?这是南辕北辙的选择,没有毅力的人是不会等到果实成熟那一天的.某种意义上讲,一个男人的意志力多强决定了这个男人能走多高多远。其三,这个人要善于学习和思考,坚持和固执之间一步之差,善于学习和思考的人懂得坚持,但不会固执,处理人和事的问题要有"知行合一"的智慧。古语云,“知进退,别存亡,此人虽贫而终富,暂卑而终高,此上智人也。”知进退,别存亡,就是一种很高的哲学智慧,不善于思考的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知者,认知,行者,行动,合一者,统一于一身也,行为是为了目的服务,知是纲领是目标是战略,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战术技巧,这两者能达到某种高度与境界时,我们说,这人做到了的“知行合一。”   作为母亲,我的家庭教育,就是要在知这一点上打基础,下工夫,知可以是我能帮助他的,行则是他必须自己去经历和成长的,用我的知来教化他,启示和引导他的行,那么,这就是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在知与行的道路上,孩子将不断地完善和修正自己,逐步建立他自己强大又独立的内心世界,领悟出他自己的知,再引导他的行,一个良性循环形成。有的妈妈执著于让孩子自己去走自己的路,觉得父母无需太多干涉,那是他们自己的人生,要让他们自己去积累经验。这表面看是没错的,但是,让孩子边行边学边总结,把握不好,极大可能孩子在一些不必要的地方摔跤失足。如果求学期间的小摔是无关紧要,调整起来很快,但若是踏进社会后遭遇的一些大摔,很可能是落入再回首梦已断无归途的境地。试问,真的有必要让孩子用无法估量成本的代价来成长吗?   我的经历告诉我,不应该,也不必要。父母若是正确地撒下“知”的种子,不但可以减少孩子走错路的机会降低犯错成本,而且还能让孩子在逆境中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比如我在最困难最痛苦的时候,常常想起妈妈在我小时候对我说那句“人治人治不死,天治人草不生”,这句朴素的话给了我强大的支撑,让我以惊人的顽强和勇气去面对。我在后来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秉承着妈妈“靠谁都不如靠自己,要自己争气才能有立足之地”的家教,一直坚守原则自力更生。妈妈处处与人为善,让我有了更多的慈悲情怀,“学人家的好,不说人的坏,不是自己的,勿贪勿占”的教育,让我对别人的才与财都能坦然欣赏不嫉妒不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