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是秋****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浙江省东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70分)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答案】D【解析】由“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可以得出,西周建立之后,其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功臣和宗室贵戚统领,故选D;当时是贵族政治体制,故A不符合史实;题干说到的诸侯国不是以素养作为依据的,而且也不是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故排除B;分封制不是构建的国家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C也不符合史实。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这一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的概念理解及其阶段特征。2.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被公开处死后,朱元璋编撰了一系列皇谕钦训:《臣诚录》记录了212名违背君命的亲王、高官、皇族和宦者的名氏;《相鉴》记录了历史上82名“贤”相和26名“奸”相。朱元璋采取以上措施的根本目的在于A.震慑官员B.整治朝纲C.罢除丞相D.强化君权【答案】D【解析】:朱元璋编撰《臣诚录》是想用反面教材来警示官员,防范官员作奸犯科,其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治,所以本题选D项。3.漫画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读下边漫画,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关于太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培养国家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B.标志着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C.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D.将读书与做官相结合,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风气【答案】C【解析】太学属于西汉时期中央设立的官学,主要是培养太学生,但太学并不能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太学是培养国家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A正确;太学设立标志着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故B项正确;太学设立促使民间积极向学风气发展,故D项错误。4.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A.民贵君轻的主张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克己复礼的思想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答案】B【解析】“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体现的是进入一个国家去辅佐国君,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这个国家的建议,故选B;题干没有提到君与民的关系,故排除A;CD与题意不符,故排除。5.《唐会要》中记载“开元十三年,横海军节度使郑权奏……渡黄河,南与齐州临邑县邻接,有灌家口草市一所。倾者,成德军于市北十里筑城,名福城。”该材料能够反映的是①草市产生于唐朝②该草市在城郊③该草市在水运便利地方④这时草市已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B【解析】草市产生于南北朝,排除①;材料“渡黄河,南与齐州临邑县邻接,有灌家口草市一所”可知“该草市在城郊”、“该草市在水运便利的地方”,故②③正确,选B;草市受政府直接管辖,④错误,排除CD。6.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䃜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A.战国B.西汉C.南北朝D.北宋【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冶铁业中,西汉开始用煤,北宋时普遍使用煤,南宋末年我国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广泛流行。综上可知,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项早于汉代,CD项晚晚于汉代,不符合“开始于”这一条件,故排除ACD。点睛:一套试卷都是难题的试卷不是好试卷,每套试题都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基础题,保证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对,再有大约一半左右的中档难度试题,还有约20%左右的难题,这样的试题设计才有一定的区分度和效度。所以考生在考试过程之中,要争取把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题都做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难题尽量争取即可。千万不能看清基础题,在这样的题上不丢分就等于得分。这一题就属于基础题,或者说是送分题,得不到就可惜了,可见注重基础有多重要。7.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开始盛行并确立的书体是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答案】D【解析】行书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