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试卷(政治).doc
上传人:英瑞****写意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川省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试卷(政治).doc

四川省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试卷(政治).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省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政治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本卷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加拿大青年凯尔·麦克唐纳通过网络实现了用一个回形针换一套房子的梦想。他的创意行为催生了一种叫“换客”的时尚族: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注明自己所需求的物品,然后等待网友来交换。回答1—2题。1.“换客”一族享受着交换的乐趣,交换双方常常以“需要决定价值”作为信条。这表明()A.网络交易背离了价值规律B.商品的价值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C.消费需求决定商品的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其价值的实现2.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目前正成为一种推崇环保精神的流行生活方式。人们之所以普遍推崇环保精神,是因为()A.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B.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精神的支撑C.意识能指导人们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D.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3.重庆直辖十年来,民营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6年,重庆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近二千亿元人民币,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五成,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重庆市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它更能适应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要求B.它更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C.它更能适合股份制经济发展的要求D.它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的生产经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回答4—6题。4.2006年底,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今后几年我国将推进国有资本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等行业和领域集中,将中央企业调整重组至80到100家;到2008年扭亏无望的国企基本完成退出。这一部署()①将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有利于保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垄断地位③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④表明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以优化资源配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2007年5月1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在成都发布企业责任报告,这是川内企业发布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广泛共识。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是()①遵守市场交易原则,自觉依法纳税②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③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惟一目标④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有人认为,增加企业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其实从长远角度来看,企业担负社会责任和追求利润之间并不矛盾,相反二者还会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这说明()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B.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C.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改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回答7—9题。7.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讲;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艘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艘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这其中蕴涵的哲理是()A.要重视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要重视外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D.办事情要着眼于整体,搞好关键部分8.教育是民生之基。政府应当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拨款,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缓解社会不公。这表明政府通过财政可以()A.调节收入差距B.有效调节资源配置C.巩固国家政权D.迅速消除社会差别9.就业是民生之本。四川省政府通过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其他专项援助活动,采取岗位援助、社会补贴、岗位补贴等措施,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消除全省的“零就业”家庭。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A.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目标B.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社会和谐C.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D.是目前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特别提出了两项约束性指标;每年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消耗下降4%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回答10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