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夏目漱石我是猫读后感第一篇:夏目漱石我是猫读后感夏目漱石我是猫读后感冷漠是人的本性,不愿意故意隐藏这种本性的人,是真正的诚实汉。——猫。没错,这么富于哲理性的话是出自一只猫之口,它就是着名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我是猫》的主人公。对于《我是猫》这部经典的小说作品,我是印象深刻的。夏目漱石先生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手法,以一只猫的视角来述说这个故事,来观察这个社会。在我看来,这只主人公猫,就是作者的化身,以自己的感受,接触,来理解这个矛盾的社会,来讽刺各种现象。不得不说,夏目漱石的手法很吸引人,这在小说史上也是鲜见的。小说并没有复杂,高潮迭起的故事,有的只是猫的主人穷教师苦沙弥及其一家的平庸、琐细的生活以及和他的朋友迷亭、寒月、东风、独仙等人经常谈古论今、嘲弄世俗、吟诗作文的故作风雅的无聊世态。说实在,小说中很多的故事情节我都是不太理解的。比如说猫主人跟朋友的寒暄,这在小说中是最频繁出现的画面,也是我觉得最为无聊的情节。作品是19世纪初,以当时的日本社会为背景创作的。时代和空间的隔阂阻碍了我对故事的理解,但是,这并不能阻挡我继续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故事情节,在我看来,夏目漱石先生的写作手法和语言艺术,更值得我去学习。第二篇:夏目漱石夏目漱石夏目漱石人物介绍以及其地位夏目漱石(1867年2月9日-1916年12月9日),日本作家、评论家、英文学者。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作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生平事迹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なつめきんのすけ),生于江户的牛込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1874年,七岁,入浅草寿町的户田学校。夏目自幼喜欢汉学,1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23岁,夏目进入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系(现东京大学)。1889年,就学期间的夏目因受好友正冈子规等人影响而开始写作;同年9月9日,他的汉文暑假游记《木屑录》脱稿。《木屑录》不仅是漱石最早汇集成册的作品,且署名为“漱石顽夫”。漱石二字来源于唐代《晋书》的故事漱石枕流,一开始是子规的笔名,为夏目借用,并最终成为了他的正式笔名“夏目漱石”。1895年,在爱媛县松山中学任教,后又去熊本县执教;这段经历后来体现在他的小说《少爷》中。1896年,夏目在家人的安排下与贵族院书记官长中根重一的长女镜子结婚。这一时期夏目在俳句界较为活跃声名鹊起。1899年10月28日,33岁的夏目抵达伦敦,开始了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留学生活。1902年12月5日,夏目启程归国,结束为期两年的留学生活。夏目归国后,在东京帝大讲授英文,并开始文学创作。1905年的《我是猫》令他一举成名。1907年,开始为《朝日新闻》写连载小说(包括《虞美人草》、《三四郎》)。暮年的夏目漱石追求“则天去私”的理想。1911年,他曾拒绝接受政府授予的博士称号。1916年,因胃溃疡去世。夏目死后,家属将他的脑和胃捐赠给东京帝大的医学部。他的脑至今仍保存在东京大学。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主要作品用现在的话说,夏目漱石氏其实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很卖座。如果非要遴选出代表作的话,那就是小说类的《我是猫》、青春三部曲《三四郎》——《心》——《从此以后》;笔记类的《玻璃窗内》、《修缮寺日记》、《回忆种种》。其他的诸如《草枕》、《虞美人草》、《梦十夜》等等也是不错的小说小品文字。个人文学成就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这个黑暗现实(主要是国内形势)形成一种重压,使夏目漱石几乎喘不过气来。面临这种形势,他既感到无限愤慨,又觉得无能为力。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乃是漱石思想意识产生种种矛盾,创作过程产生种种曲折的根本原因,也是他的“人生二十而知有生利益,二十五知有明之处必有暗,三十岁更知明多之处暗亦多,欢浓之时愁亦重!”1作品不断寻求解决办法,但总是找不到的根本原因。在作品中批判社会的内容大大减少了,力量也大大削弱了,而集中精力以精雕细刻的手法剖析人们的内心世界,批判人们的私心,尤其是在男女爱情矛盾方面表现出来的私心以及由此产生的苦闷、孤独和绝望,则成为漱石后期作品的主要内容了。总之,如果说他的前期作品在社会批判的大胆和尖锐方面超出同时代一般作品水准的话,那么他的后期作品在剖析人物心理的细致方面和在批判人物私心的深入方面,也是同时代一般作品所不及的。漱石的创作倾向是复杂的,但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的。在他进行创作时,日本文坛上的浪漫主义高潮已经过去,自然主义派正处于隆盛阶段,大有垄断一切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