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住宅.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高层住宅.doc

浅谈高层住宅.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浅谈高层住宅浅谈高层住宅【摘要】绿城沈阳全运村项目总体定位为:低密度、高品质、具有全运血脉的新城市核心恢宏大盘。项目将与“沈阳浑南新城核心区规划相统一的理念、与全运村项目性质相统一的内涵、与绿城文化、品牌相统一的品质”,沈阳全运村在规划上运用“景观都市主义”的核心理念与方法,表达一种人居理想与城市理想。【关键词】住宅设计建筑设计低密度高品质沈阳,辽宁省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中国特大城市,东北地区政治、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旅游中心。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素有“东方鲁尔”的美誉。沈阳市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9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6万人,全市户籍人口716.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512.2万人。2010年6月,沈阳市对近期十大重点规划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明确发展目标和下一步工作部署。以全运会为重要时间节点,沈阳按照做优发展空间的主线,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城市功能不断完备、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沈阳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道路上不断提速。一.浑南新城概况为承接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推动沈阳在“十二五”乃至更远的将来实现跨越式发展,2010年2月28日,沈阳市宣布将东陵区、浑南新区、航高基地“三区”合署办公,建设大浑南新格局开始形成。调整后辖区总面积约为600平方公里,其中浑南新城57平方公里。大浑南不但要建设成为新沈阳的城市中心,而且应辐射整个沈阳经济区,全力打造创新、绿色、和谐的“第三代城市”,为辽宁乃至东北走向国际打造高端平台。大浑南将成为沈阳新的核心拓展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总体规划绿城全运村落址于大浑南核心区浑南新城莫子山地块,西邻规划中的沈阳行政中心,东临国际软件园,北面为市政储备用地,南向是莫子山及未来的领事馆区,地理位置优越。详细规划思路为:在园区内延伸浑南新城轴线的设计理念,以项目主轴加水系为空间骨架:东西主轴为社区功能轴,从市政中心南侧中心大道向东延伸,以五星级酒店和法式多层住宅为门户,提升城市气魄,体现庄重的仪式感、品质感;南北向为水系景观轴,约20万平米的河面,结合滨河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法式风情商业街,体现生态自然的居住、休闲环境,缓解城市压力,为业主营造真正宜动宜静的人文居住场所。三、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用地地形图(1:500)及其电子文件,设计任务书。2.《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DGJ08-55-2002)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4.《浑南新城总体规划》5.《沈阳全运村规划》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7.《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2、国家及辽宁省现行的其他有关规范、规定及标准四.工程概况全运村项目位于浑南新城的核心区:莫子山地块。西侧为未来的沈阳市行政中心(市委、市政府将在此办公);西北侧是来来的城市商业中心(CBD);东侧为国际软件园、科技园区;项目西南为市民广场及文化创意中心(美术馆、科技馆、图书城、音乐厅、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等);项目南侧为领事馆、国际医院、会议中心等,并与生态回廊、莫子山高尔夫球场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五.设计指导思想及设计特点1.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处理好与邻近住宅区及周边河道、绿带及城市道路的关系。2.把握项目特点,大气、高贵、都市化。3.营造宜居、美观、舒适的小区环境。4.使用经济、合理的技术手段创造具有个性的现代居住建筑风格。5.充分考虑建筑与绿化环境的融合关系,保证中心花园的品质及中心花园与城市绿地的连续性、均好性。六.规划设计1.总体布局1.1住宅布局高层住宅区主要以11层-17层为主。以板式和点式相结合,形成错落有致的天际轮廓,成为周边道路上的标志性景观。住区强调对称的布局,形成强调轴线序列和空间进深为特色,每个组团中心围合形成一个一定尺度的花园,营造出高贵典雅的社区环境氛围。1.2公共设施社区公共设施主要包括社区会所、社区入口公共大堂、商业服务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系列生活服务的设施和公共交往活动的场所,有利于营造浓郁温馨、富有亲和力和归属感的社区氛围。2.交通和高程竖向设计基于园区规模及特点,选择了人车分流,园区内部为人行系统。各地块均分设人行主入口,消防车应急出入口。汽车在园区外部由坡道进入地下车库,按各地块特点分别在周边非主要道路设车库出入口。3.建筑退线和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