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案编辑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4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物理教案编辑精选.docx

高中物理教案编辑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物理教案高中物理教案(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物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中物理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进一步深化对电阻的认识(2)掌握电阻定律及电阻率的物理意义,并了解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2.能力目标:(1)通过类比,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三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方法(2)通过从猜想→研究方法→实验操作等一系列探索过程,使学生掌握如何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3.德育渗透点:(1)通过对各种材料电阻率的介绍,加强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2)通过我国对超导现象的研究介绍,激发学生爱国和奋发学习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电阻定律2.难点:电阻率3.疑点:超导现象的产生4.解决办法①对于重点,主要是通过课堂上师生一起(教师动手,学生观察)探索,最后用科学的处理方法导出定律,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渗透。②对于难点,主要是通过与电阻的比较,从而明确电阻是反映导体本身属性;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属性。③对于疑点主要是通过实验来加强直观感觉。三、教学方法:实验演示,启发式教学四、教具:电阻定律示教板(含金属丝)学生电源电流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火柴废弃的“220V40W”白炽灯幻灯片投影仪计算机自制CAI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1.为了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怎样做?由欧姆定律I=U/R,只要增加导体两端的电压U或降低导体电阻R即可。2.R=U/I的含义,如何测定电阻(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从上述的回答我们不难发现电阻R与两端电压及流过电流强度无关,那么它由谁决定呢?(二)进行新课1.探索定律——电阻定律①R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科学猜想)(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②解决方法——控制变量法。(回忆欧姆定律的研究或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③演示实验幻灯投影电路图。A.出示电阻定律示教板、金属材料B.教师与学生一起连接电路,先让E、F分别接A、a,测得一组数据(U、I)记入下表。然后把a、b用短导线连接,E、F分别接A、B,又得一组(U、I).再把A、B用一短线连接,E、F分别接A(B)a(b).又得一组数据(U、I).C.换用E、F分别接不同材料金属丝C、c,又得一组数据。D.分析数据a)先定性观察→R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b)定理推理2.电阻定律①内容——在温度不变时,导线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成正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②表达式说明——长度S——横截面积——比例系数3.电阻率——①单位欧米②物理意义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在数值上它等于用该材料制成的1m长,横截面积为1m2的导体电阻。③测量——学生思考(幻灯投影书上154页各材料电阻率——20℃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为了电业工人的安全,为使在相同电压下电流小,选用电阻率较大的橡胶、木头等制造电工用具把套。④电阻率与温度关系由表格上面写着20℃,要学生明白这意味着这张表格的数据是在20℃时测得的',即电阻率与温度有关。[演示](幻灯投影电路图)连接,用火柴点燃来加热白炽灯灯丝后再移开。现象:发现小灯泡先变暗后又慢慢变亮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利用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制成温度计(电阻温度计),但也有些材料的电阻率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三)例题精讲【例】把一均匀导体切成四段并在一起,电阻是原来的多少倍?拉长四倍后是原来多少倍?解析:由电阻定律切成四段体积不变,故S→4S所以变为同理拉长四倍后,变为原来的16倍(四)总结、扩展打开计算机,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再次展示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再现实验现象,形象直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本节课主要通过猜想→探索→得出定律的过程验证,并得到了电阻定律,由实验感知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关于超导的应用有待同学们进一步去探讨。六、布置作业1.(1)(2)(3)题做在作业本上。2.思考154页(4)题高中物理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2、会推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公式解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本部分矢量较多,在解题中要依据质点的运动情况确定出各量的方向,不要死套公式而不分析实际的客观运动。教学重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教学难点:据速度和位移公式推导得到的速度和位移关系式的正确使用教学方法:讲练法、推理法、归纳法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片、CAI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我们来学生上述规律的应用。二、新课教学(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生目标1、会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