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评估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评估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评估历史试卷(含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评估历史注意事项:共19小题,满分75分,作答时间为7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1.从孔夫子以来,在中国巴有几年年历史的、把华夏以外的一切外族的人和事称作“夷”的做法,被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天津条约》所限制。这是“洋”与“夷”替代的交接点,这一替代意味着()A.列强把“自由”“平等”的观念带到中国B.清廷彻底放弃“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C.中国已经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统治者的传统观念已发生重大变化2.某同学绘制了下面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坐标图。下列关于图中序号处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金田起义,初步建立政权组织B.②定都天京,颁布《资政新篇》C.③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D.④攻破北京,清朝灭亡3.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通过激烈的思想碰撞、观点交锋,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在国家主权受损的前提下,清廷统治者的复杂矛盾心理和权益失衡。这从背景角度说明,当时清朝()A.边疆危机四伏B.政策立场不定C.杰出人才辈出D.专注海防建设4.1899年,日本驻华公使照会总理衙门,要求清政府不得将福建割让或租借给其他国家。在日本的威逼下,清政府妥协屈服并发表声明:“福建省内及沿海一带均属中国要地,(除日本外)无论何国,中国断不让与或租给也。”这一声明发表的背景是()A.太平天国控制长江沿岸城镇B.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5.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语在中国革命书刊上频繁出现,有人还倡言“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这反映了()A.革命思想迅速传播B.中国同盟会力量壮大C.维新变法影响深远D.三民主义深入人心6.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的文瀛公园中,伫立着历经百年风雨的“劝业楼”。中国近代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曾在此发表演讲(部分内容见下枢)。他是()今日五族共和,天下一家……盖今日是共和时代,与专制不同,从前皆依政府,今日所赖者国民,故今日责任,不在政府,而在国民。丁门肠一齐努力,方可以造成共和自由幸福。1A.洪秀全B.梁启超C.孙中山D.陈独秀7.1915年年末,袁世凯决定在第二年登基。梁启超与蔡锷宜誓讨袁,一个用笔,一个用枪来捍卫共和。云南、贵州两地相继宣布独立。袁的两员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均称病,婉拒就任征讨护国军的统帅。材料表明()A.复辟帝制不得人心B.军阀割据争抢地盘C.维新人士领导讨袁D.二次革命武装反袁8.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五四运动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C.五四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D.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9.《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中写道:“迄于今日,不特本党召集国民会议以谋和平统一之主张,未能实现,而且卖国军阀吴佩孚得英帝国主义者之助,死灰复燃,竟欲效袁贼世凯之故智,大举外债,用以摧残国民独立自由之运动。”这表明北伐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打倒列强除军阀B.实现国家的统一C.实现民族的振兴D.维护人民的权益10.下面是由萧华作词的《长征组歌》的部分歌词。其主要体现了红军战士()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A.国际主义精神B.敢为人先精神C.英雄主义精神D.忠诚为民精神11.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武力逼蒋抗日。后经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由此可知()A.学生爱国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D.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自此开始12.“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下列可对此进行诠释的历史事件是()A.重庆谈判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13.“8月7日,刘邓大军兵分三路,越过陇海线,穿过黄泛区⋯⋯于8月27日进入大别山区。经过艰苦作战,再歼灭国民党军队3个半旅及两个师部,建立起大别山根据地。”此举()A.挫败了国民党破坏团结抗战的局面B.标志着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取得胜利C.粉碎了国民党对根据地四次“围剿”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14.为实现“实业救国”的伟大理想,张謇勇敢地走上了荆棘坎坷的创业之路。他于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到1925年,大生纱厂被上海四家银行和永丰、水聚钱庄等债权人接管。在大生纱厂倒闭的第二年,73岁的状元实业家病逝于南通。上述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