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三年级下册积累背诵第一篇:语文三年级下册积累背诵积累背诵1.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王维)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3.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5.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6.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7.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8.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9.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10.11.12.13.14.15.16.17.18.19.20.21.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日落胭脂红,无雨必有风。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夜里星光明,明朝依旧晴。今夜露水重,明天太阳红。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汪洙)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无名氏)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邢俊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38.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39.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40.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灵活透亮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41.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同了,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是什么样的。42.如果将来我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43.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44.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她把小树往高处拔;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地浪花……45.《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装饰,打扮满树万条垂下绿丝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好像,如同像碧玉一样梳妆成的高高柳树,千丝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46.《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游春,踏青无边光景一时新。风光景物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等闲识得东风面,随意借指春天万紫千红总是春。我选择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东风的面貌,东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这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47.《乞巧》(唐)林杰七夕今宵看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牵牛织女渡河桥。渡过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全诗展示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48.《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浓浓的影子长河渐落晓星沉。银河下落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49.《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出门远游的人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将要担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子女的孝心比喻慈母之恩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为及将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她忙着把衣服缝得严严实实,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