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蒙氏数学小结.docx
上传人:如灵****姐姐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班蒙氏数学小结.docx

大班蒙氏数学小结.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蒙氏数学小结-推荐通用稿《大班蒙氏数学小结》内容由我精选而来,《大班蒙氏数学小结》由多篇幼儿园蒙氏教师个人计划组成,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帮助!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学具,让幼儿经历100以内数与量对应的过程。2.操作中,继续感知数与量的对应关系。3.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专注、细心的习惯。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金色珠”;“数字卡片”;写好的数字卡片若干。2.学具准备:“金色珠”;“数字卡片”;橡皮泥;写好的数字卡片若干。3.《操作册》第6册第21—22页。活动过程:1.准备活动。游戏:点兵点将。幼儿站成圆圈,教师站在圈内,和幼儿一起念儿歌(儿歌附后),教师一边念儿歌,一边逐个抚摸幼儿的头。当念完最后一句后,所有被摸过头的幼儿高高举起右手,大喊一声:“到!”2.集体活动。①复习数位。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123”,请幼儿说说这个数字个位是几、十位是几、百位是几。②学习按数取珠。创设情境: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金色珠要和数字卡片做朋友,我们来帮帮它们吧!教师拿出一粒金色珠,提问:“有几粒珠子?可以用哪个数字卡片朋友表示?”教师拿出数字卡片“1”放在这粒珠子的下面。教师再取出一串金色珠,提问:一串珠子有几粒,它的数字朋友是谁?接着问:两串呢,三串呢,一片金色珠呢?教师拿出数字片,如78,先读出数字卡片,然后取出7串金色珠和8粒金色珠摆在数字卡片“78”的下面。③幼儿自由操作练习。3.游戏活动。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报数或出示数字卡,幼儿迅速拿出相应数量的金色珠,并相互检查。看谁拿得又快又对。4.分组活动。教师:数字卡片和金色珠想分头说说悄悄话,我们来把它们组织在一起。按数取珠。幼儿两人一组,一人出示数字卡片,另一个按数字卡片取相应的金色珠。按数做珠。幼儿自由分组,每组4—5人。每组提供数字卡一张。幼儿按照卡片上的数字,用橡皮泥做出等量的泥珠。绿色的橡皮泥代表个位,一粒绿珠表示一个“1”;蓝色的代表十位,一粒蓝珠表示一个“10“。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教师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做简单小结,引导幼儿将学具收拾好。工作总结推荐数学小结总结一:数学小结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相信大家都想学好它,下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方法。1、课时预习。以前在初中时,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后来上高中了,发现没有预习只是带着课本到课堂上听老师讲解,目标很不明确,听课时便会处于被动的地位,要么盲目地去记笔记,要么就是茫茫不知所云。这样有时记下了很多教材上原本有的内容,累得要命却没有价值。如此一来只能是事半功倍。当尝试预习后再听课,觉得不再是茫茫不知所云了。如果要是时间不多,我会在课前2~3分钟预习一下上课即将讲的内容,提前进入状态,争取主动权。2、认真听课。听课不是听就行了,而是要认真听,要把注意力集中,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有些同学不把上课作为学习的中心环节,一心想用课后的时间来弥补,我觉得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了,因为错过了课堂上的第一时间吸收,有的东西以后自己理解起来就是费劲了,就像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那样。3、认真做练习,看练习题的例题,有时候,由于时间紧迫,我便马马虎虎地完成练习,等老师评讲时,对于那些没认真思考过的题目上,只能两眼看着老师板书,有时思路跟不上,后面老师所讲的根本听不明白。认真做练习还可以让自己知道自己喝解出来正确答案,但方法是否准确或解题步骤还欠缺什么,免得考试时白白扣掉一些不该丢失的分数。其次,练习册中的例题也很好,里面还总结了一些学习方法,有时间应该看一下。4、多看错题本。很多同学做了错题本,但他们几乎不怎么看。我也是,导致一些题目错了再错。以上是我学习的方法,但做起来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有同学有比我更好的学习方法,不妨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总结二:数学小结有人说:数学是深奥的,变化莫测的,让人搞不懂,猜不透。但在我眼里,数学至多是一套打满结的绳索,你必须耐心地解开一个又一个的死结,终有一天你一定能解开所有的结。学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思考。如果把数学比作一把锁的话,那思考就是一把开锁的金钥匙,为你打开这数学之锁。我们要学习蜜蜂那样的工作方法,既会采蜜,又会酿蜜。数学是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学习数学要有毅力、有耐心、有恒心。正如一个挖井的人,挖了很深,就快接近水源时,却放弃了。先前做的就都白费了,功亏一篑。解答数学题时,细心也是很重要的。计算中只要有一丁点的疏忽,就可能整题错误。正如下棋,只要走错一步,可能导致全盘皆输。大意失荆州,不要等到做错了再后悔不已,世上从未有过后悔药。因此,我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要注意培养自己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学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成绩。总结三:数学小结这次数学考试考的不是很理想,卷子一发下来时我就傻眼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