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验报告精编.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测量实验报告精编.docx

测量实验报告精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测量实验报告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测量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测量实验报告1测量固体的密度1、实验名称:测量小石块的密度2、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适量的水、细线。3、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的质量记作m②在量筒中放入?的水记作V1③用细线拴住小石块块将其浸没于量筒中的水中,水的体积记作V2?4、实验记录表格:教师演示小石块密度测量方法:1、先把天平调节平衡测出小石块的质量2、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3、把数据填入表中根据密度公式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学生:练习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并完成上述实验报告。测量液体的密度1、实验名称:测量盐水的密度2、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和适量盐水、量筒3、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的质量记作m1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体积记作V③用天平测出的质量记作m24、实验记录表格:教师演示盐水密度测量方法1、先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2、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体积记作V3、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学生:练习测量盐水的密度,并完成上述实验报告。教师巡视学生回答问题测量实验报告2一、【实验名称】超声波声速的测量二、【实验目的】1、了解声速的测量原理2、学习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3、学习用逐差法处理数据三、【仪器用具】1、SV-DH-3型声速测定仪段(资产编号)2、双踪示波器(资产编号)3、SVX-3型声速测定信号源(资产编号)四、【仪器用具】1.超声波与压电陶瓷换能器频率20Hz-20kHz的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形成声波,高于20kHz称为超声波,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就是声波的传播速度,而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等优点,声速实验所采用的声波频率一般都在20~60kHz之间。在此频率范围内,采用压电陶瓷换能器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接收器效果最佳。图1纵向换能器的结构简图压电陶瓷换能器根据它的工作方式,分为纵向(振动)换能器、径向(振动)换能器及弯曲振动换能器。声速教学实验中所用的大多数采用纵向换能器。图1为纵向换能器的结构简图。2.共振干涉法(驻波法)测量声速假设在无限声场中,仅有一个点声源S1(发射换能器)和一个接收平面(接收换能器S2)。当点声源发出声波后,在此声场中只有一个反射面(即接收换能器平面),并且只产生一次反射。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发射波ξ1=Acos(ωt+2πx/λ)。在S2处产生反射,反射波ξ2=A1cos(ωt+2πx/λ),信号相位与ξ1相反,幅度A1<A。ξ1与ξ2在反射平面相交叠加,3合成波束ξξ3=ξ1+ξ2=(A1+A2)cos(ωt-2πx/λ)+A1cos(ωt+2πx/λ)=A1cos(2πx/λ)cosωt+A2cos(ωt-2πx/λ)由此可见,合成后的波束ξ3在幅度上,具有随cos(2πx/λ)呈周期变化的特性,在相位上,具有随(2πx/λ)呈周期变化的特性。图4所示波形显示了叠加后的声波幅度,随距离按cos(2πx/λ)变化的特征。发射换能器与接收换能器之间的距离图2换能器间距与合成幅度实验装置按图7所示,图中S1和S2为压电陶瓷换能器。S1作为声波发射器,它由信号源供给频率为数十千赫的交流电信号,由逆压电效应发出一平面超声波;而S2则作为声波的接收器,压电效应将接收到的声压转换成电信号。将它输入示波器,我们就可看到一组由声压信号产生的正弦波形。由于S2在接收声波的同时还能反射一部分超声波,接收的声波、发射的'声波振幅虽有差异,但二者周期相同且在同一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二者在S1和S2区域内产生了波的干涉,形成驻波。我们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实际上是这两个相干波合成后在声波接收器S2处的振动情况。移动S2位置(即改变S1和S2之间的距离),你从示波器显示上会发现,当S2在某此位置时振幅有最小值。根据波的干涉理论可以知道:任何二相邻的振幅最大值的位置之间(或二相邻的振幅最小值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均为λ/2。为了测量声波的波长,可以在一边观察示波器上声压振幅值的同时,缓慢的改变S1和S2之间的距离。示波器上就可以看到声振动幅值不断地由最大变到最小再变到最大,二相邻的振幅最大之间的距离为λ/2;S2移动过的距离亦为λ/2。超声换能器S2至S1之间的距离的改变可通过转动鼓轮来实现,而超声波的频率又可由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频率显示窗口直接读出。图3用李萨如图观察相位变化在连续多次测量相隔半波长的S2的位置变化及声波频率f以后,我们可运用测量数据计算出声速,用逐差法处理测量的数据。3.相位法测量原理由前述可知入射波ξ1与反射波ξ2叠加,形成波束ξ3即ξ3=A1cos(2πx/λ)cosω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