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量表制作的基本步骤量表是一种测量工具,它试图确定主观的、有时是抽象的概念的定量化测量的程序,对事物的特性变量可以用不同的规则分配数字,因此形成了不同测量水平的测量量表,又称为测量尺度。如何正确合理的构建量表呢?1.编拟预试问卷在预试问卷的编制或修订上,应根据研究目的、相关文献数据与研究结构等方面加以考虑,如果有类似的研究工具,可根据研究当时的实际情形,加以修订、增删;如果是自己重新编制问卷,问卷内容应依据研究结构的层面,加以编制。2.预试预试问卷编拟完成后,应实施预试,预试对象的性质应与将来正式问卷要抽取的对象性质相同,如研究对象为中学生,则预试的受试者也应为中学生,预试对象人数以问卷中包括最多题项分别为40题、35题、25题,则预试对象,最好在120位至200位中间,如果样本较为特殊,在预试人数的选取上可考虑再酌减一些。3.整理问卷与编号问卷回收后,应一份一份检查筛选,对于数据不全或不诚实填答的问卷,应考虑将其删除;对于填答时皆填同一性答案者,是否删除,研究者应考虑问卷题项本身的内容与描述,自行审慎判断。筛选完后的问卷应加以编号,以便将来核对数据之用;之后再给予各变量、各题项一个不同代码,并依问卷内容,有顺序的键入计算机。4.项目分析项目分析即在求出每一个题项的“临界比率”(criticalratio),简称CR值,其求法是将所有受试者在预试量表的得分总和依高低排列,得分前25%至33%者为高分组,得分后25%至33%者为低分组,求出高低二组受试者在每题得分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多数数据分析时,均以测验总分最高的27%及最低的27%,作为高低分组界限),如果题项的CR值达显著水准(α<.05或α<.01),即表示这个题项能鉴别不同受试者的反应程度,此为题项是否删除首先考虑的。5.因素分析项目分析后,为检验量表的结构有效度(Constructvalidity),应进行因素分析。所谓结构效度是指态度量表能测量理论的概念或特质的程度。因素分析目的即在找出量表潜在的结构,减少题项的数目,使之变为一组较少而彼此相关较大的变量,此种因素分析方法,是一种“探索性的因素分析”。在实际教育技术研究中,量表有效性建构有时需要进行2~3次因素分析,因为部分量表再第一次因素分析时,因素层面所涵括的题项内容差异太大,纳入同一层面,解释较不合理,因而可能需要删除部分题项,由于删除了题项,量表的效度要在重新建构。如果量表不采用结构效度检验方法,研究者亦可考虑采用其他效度分析法,如“内容效度”、“专家效度”、“效标关联效度”等。6.信度分析因素分析完成后,继续要进行分析的是量表各层面与总量表的信度检验。所谓信度(Reliability),就是量表的可靠性或稳定性。7.再测信度如果要继续求出量表的再测信度,要以正式量表对同一组受试者前后测验两次,根据受试者前后两侧测验分数得分,求其积差相关系数。再测信度又称稳定系数,反应量表的稳定与一致性程度,一般而言,间隔时间愈长,稳定系数愈低。至于最后定稿的正式量表题项数,应该为多少题最为适宜,实无一定而绝对的标准。就一般情形而论,若该份量表是测量一种“普通的”或多重向度的变量,其题数在20~25题,即已足够;若要测量的是特定的变量,以7~10题为宜;若每个量表包括不同因素层面之子量表时,每个子量表(因素层面)所包括的题项以3~7题较为适宜。量表的信度与效度介绍问卷调查法是教育研究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调查方法,根据调查目的设计的调查问卷是问卷调查法获取信息的工具,其质量高低对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适用性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保证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形成正式问卷之前,应当对问卷进行试测,并对试测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筛选问卷题项,调整问卷结构,从而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信度与效度介绍一、信度分析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是指采用同一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调查时,问卷调查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即测量工具(问卷或量表)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事物或变量。信度指标多以相关系数表示,具体评价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稳定系数(跨时间的一致性),等值系数(跨形式的一致性)和内在一致性系数(跨项目的一致性)。信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重测信度法同样的问卷,对同一组访问对象在尽可能相同的情况下,在不同时间进行两次测量。两次测量相距一般在两到四周之内。用两次测量结果间的相关分析或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法,评价量表信度的高低。2、折半法。折半法是将上述两份问卷合成一份问卷(通常要求这两份问卷的问题数目相等),每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