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0-2010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的开题报告.docx

2000-2010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0-2010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题目:2000-2010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被誉为“江西之心、长江之肾”,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鄱阳湖流域面积约9.7万平方公里,涉及江西、安徽、湖南三个省,是中国著名的生态旅游区和渔业生产区。鄱阳湖湖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物种数量大,是维持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重要原生态骨架,对保障流域内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鄱阳湖生态环境面临许多挑战,如水土流失、水污染、湿地退化、渔业过度开采等。因此,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遥感评价,对于科学了解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现状,为制定合理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实现鄱阳湖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研究目的和内容目的:通过遥感技术和相关数据的分析,对2000-2010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其合理发展提供参考和保障。内容:1.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现状和发展情况;2.收集2000-2010年间鄱阳湖地区的遥感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如地形、气象、水文等;3.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鄱阳湖流域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状况、水体质量、水生态系统等生态环境质量参数,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监测和评估;4.对上述参数进行集成评价,综合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方法:1.遥感数据处理:通过遥感图像的获取、处理和分析,获得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状况等参数,并绘制相关图件。2.GIS空间分析:通过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并获取流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参数。3.统计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技术路线:1.数据获取:通过遥感数据获取相关资料。2.数据处理:利用RS和GIS软件,处理遥感数据,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制作相关地图。3.统计分析: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4.评价结果:对获得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集成评价,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四、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周):收集和整理所需的遥感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制定细化研究方案。第二阶段(4周):利用RS和GIS技术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评价。第三阶段(2周):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并得出研究结论。第四阶段(2周):撰写论文、制作汇报PPT。五、可行性分析本研究选取的是充满挑战和时代现实背景的案例,研究意义重大,且所选用的工具和数据掌握程度也较为充分确保了可行性。研究过程会获取较多新数据,为地方和有关部门提供实用的指导性意见。六、研究预期成果1.获得2000-2010年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数据;2.对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和分析;3.提出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并为制定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七、参考文献1.林立峰,张刚,孙保华.基于遥感技术的江西鄱阳湖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J].中国旅游资源,2009(2):181-186.2.冯立成,熊建国,韩传辉.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与遥感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6(7):6-9.3.陈舜,魏现庆,靳美荣.江西鄱阳湖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海洋科学进展,2011,29(1):88-95.4.魏方.鄱阳湖流域水质变化的遥感监测及其环境效应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