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小哥创业成功在美国买房.docx
上传人:努力****向丝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电商小哥创业成功在美国买房.docx

电商小哥创业成功在美国买房.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商小哥创业成功在美国买房电商小哥创业成功在美国买房“我来到美国,是因为我听说,美国的道路都是金子铺的。但是当我来到美国,却发现,第一,这里的道路并不是金子铺的;第二,它们甚至都没有被铺过;第三,他们希望我来铺路。”这是一位意大利作家,在描述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移民潮时,写下的句子。而这一切,就是SimonWang最初在美国所经历的。SimonWang的中文名字叫汪哲鋐,出生在台湾,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泰国人。6岁时,他跟随母亲移民到美国,去投奔一位阿姨。然而,汪哲鋐对美国最初的印象,就是飞机落地之后,他们不被允许入境,因为他的妈妈不会说英语。一番折腾之后,母子二人在爱荷华州的一个小镇定居下来。在之后的岁月里,因为贫穷,不了解美国文化,而且是当地极为少数的亚裔,汪哲鋐常常受到同学的欺负。而他的母亲为了养家,不得不在工厂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这一切,让汪哲鋐很早就体验到生活的不易,也决定做点什么来帮助母亲。从10岁起,他就在eBay上嗅到了商机,通过转卖二手商品来赚差价。之后,他又找到了货源更为丰富的阿里巴巴B2B国际站(Alibaba.com),从上面大量进货,然后在美国的电商平台上贩卖。和常规的打工工种:去餐厅当服务员、刷盘子、洗车等相比,电商更快地帮助汪哲鋐实现了财富的积累。19岁时,他用自己赚来的钱,为母亲买了车,20岁时,他为母亲买了一套四居室。与此同时,做电商生意也没有影响学业。他被爱荷华州立大学录取,并在就读期间,获得了各种奖学金——要知道,他所在的高中,六个人中,只有一个接受了更高等的教育。在eBay上发现商机高大、结实的汪哲鋐,长着一张“显嫩”的亚洲娃娃脸,但言谈举止之间,已经完全是美国范。刚到美国时,汪哲鋐既不会说英语,也对美国文化一无所知。在学校,当同学们谈论起教堂、橄榄球赛,他往往是一脸茫然。“我所在的地方是个很小的小镇,不像纽约那么国际化,有各色人种。”汪哲鋐说,从小学到高中,他一直是班上唯一的亚洲人。让情况变得更糟糕的,是贫穷的家境。汪哲鋐家有四个孩子,他是其中最小的。在台湾时,父母二人努力工作,才能养得起一家人。如今,为了更好的教育,更多的机会,母亲倾其所有,带他来了美国。等到在爱荷华州安定下来,母亲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汪哲鋐依然记得,那时候自己经常跟着母亲,不停搬家。一开始,他不明白,为什么好不容易找到一处住所,却又要走。后来,他才明白,那是因为母亲付不起房租,不得不去寻找更廉价的房子。而常常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服去上课的他,也没少遭受同学们的嘲笑和欺凌。好多次,他是哭着从学校里跑回家的。但是,汪哲鋐有一位非常爱他的母亲。为了他,这位泰国女子先后在餐厅、工厂等地打工。汪哲鋐依然记得,每天早上,母亲5点不到就要起床,然后匆忙赶往工厂。当她回来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而母亲赚来的工资,仅够两人糊口,以及勉强支付西蒙的学费。这让涉世未深的汪哲鋐,有了强烈的赚钱冲动。而他的出发点相当简单:为了让母亲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在美国,未成年人很难找到打工的机会,当时的西蒙只有10岁,几乎什么都做不了。不久,汪哲鋐在电视上看到了电商平台eBay的广告,萌发了做电商的念头。因为eBay规定,13岁以上的人才可以成为用户,汪哲鋐只好用妈妈的信息去注册了一个账户。他最早在eBay上贩卖的,是二手篮球鞋。每年,美国的中学都会举行很多篮球比赛,同一球队的队员们会买篮球服、球鞋等“装备”。到了第二年,这些装备会进行更新迭代,旧的球鞋就会被扔到一边。除了学业、生意、工作,汪哲鋐还特别热爱运动汪哲鋐注意到,一些同学淘汰下来的球鞋,甚至是乔丹等名牌鞋,而且几乎没穿过几次。于是,他以5美元的价格,向同学收购了这些二手球鞋,在eBay上转卖。当时,一单差不多能赚50-100美元的差价。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巨款。尝到甜头的汪哲鋐,开始持续投入到这个生意中去。在高中快毕业时,他索性直接去购买当地商店的剩余库存。手机、水笔笔芯、戒烟糖……几乎什么都卖过。汪哲鋐的生意越做越大,但是,慢慢地,他的货源开始枯竭。当地小商店的剩余库存,已经很难支撑起他的线上生意。“有没有一个平台,能让我源源不断地获得数以千万计的产品?”汪哲鋐寻思。巧遇阿里巴巴巧的是,考上了爱荷华州立大学的汪哲鋐,意外认识了一位在阿里巴巴速卖通(AliExpress)工作的校友。在谈起自己的电商生意时,汪哲鋐向她诉苦,觉得生意遇到了瓶颈。“那你为什么不试试Alibaba.com?”对方回答。这是汪哲鋐第一次听说阿里巴巴,上网一搜,他惊呆了。Alibaba.com上,有浩如烟海的产品,在品质不差的情况下,这些产品比美国小店的商品,要便宜很多,可谓高性价比。汪哲鋐觉得自己挖到了金矿。就这样,汪哲鋐的生意又迎来了一个飞跃。彼时,他在美国的交易平台也从eBay,扩展到了亚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