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徐老教学的哲学思想综述论文.docx
上传人:葫芦****io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徐老教学的哲学思想综述论文.docx

基于徐老教学的哲学思想综述论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徐老教学的哲学思想综述论文一、教学方法决定于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徐老在《教育讲座》和《各科教学法讲座》中,都提到要考察教学方法,首先要考察教育的本质,因为“一切方法都是被本质决定的”(((徐特立文集》P407),“我们要讲各科教学法,是根据我们新民主主义的新的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包括人力物力在内),来解决我们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徐特立文集》P492)。徐老把教学方法问题放在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之中,而不是孤立地去研究它,即放在大的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的社会大环境中加以考察、运用和批判,教学方法要受到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的严格制约。徐老举例说,若去教小皇帝或皇族子弟,教师是不可能很好地实施自己的计划的。徐老认为,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变革,首先必须变革社会关系,改善物质条件。其中社会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在封建社会是教师本位,师道尊严,在资本主义社会,倡学生本位,讲自由主义教学法,在新社会师生关系应该是地位、人格平等的同志关系。教育是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的解放,教师要有主动精神,又要有服务意识。物质条件主要是指人力、物力、财力条件,人力是指师资水平,包括教师的阅历和社会经验,如徐老在《我的生活》一文中回忆说:“我参加了这次革命活动(指辛亥革命一一作者注),成了政治活动分子,更丰富了我的生活,丰富了我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物力是学校给教学所能提供的各种工具,财力是学校能给教学活动提供的经费。离开了这些条件,谈教学方法的改进,只能是空谈,就是割裂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二、教学方法不局限于教课时候的方法如果说前面谈到的教学方法决定于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这是徐老从社会大环境对教学方法的影响这个宏观的.角度来探讨教学方法问题,那么,徐老在《各科教学法讲座》中指出:“我们的教学方法,不是只在教课时候的方法,而是在教课前后,在教课的周围环境,教课实施的条件,一切和教学有关的东西,尤其是社会方面,都放在我们的考虑之内,而不是用过去的孤立的课堂教学的方法。”这就是徐老从教学的过程来研究教学方法问题。徐老在《国文教授之研究》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教育的宗旨,包括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及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教材选择的标准,包括国文教学选择的内容和体裁,然后才论及课堂的教学步骤和教学形式。在《小学各科教授法》中,徐老每篇都论及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的准备(备课和准备教具)、教学的检查(包括复习和考试)。徐老认为,教学方法必须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研究,才不会犯坐分手观天之错误。三、教学方法的一般规律和特珠规律“普遍真理只能解决一般的问题,要进一步解决具体问题,普遍真理还是不够的”(《各科教学法讲座》)。徐老认为,各门科学均具有本身矛盾的特殊性,因此各门课的教学方i去,也应该是不同的。者笼统地讲教学方法,机械地套用各种教学方法,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而贻害无穷,同时把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引入死胡同。因此,徐老特别张调:“因为各科又有各科特殊的教学方法,必须有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各科特殊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才能解决教学的方法问题”(《各科教学法讲座》)。比如讲到注入式孝妙笋方法时,一般的课本都是否定注入式的,但徐老两次指出,在讲历史问题时,学生从来经历过,因此必须先作报告,后作讨论,那么报告就是注入式的,这种注入式就是不能否定的。又如启发式,是我们提倡的,但徐老认为如果是传统的一问一答,不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价,这种启发就应该是反对的。尔顿制、设计教学法、自学辅导式及启发式的进步性,这些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它否定了封建的教师本位、教科书木位,井淘汰了注办、式,转变到学生木位及生活木位主义。但也批判了它们各自的局限性。如道尔顿制虽然已经是自动的学习,但拘束在学校的研究宝、实验室,缺乏与社会的联系,尤其反对在小学教育中和普及教育中搬用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不是实际社会工作的设计,不是把学生送到社会去进行设计,而是把假定的社会移到学校中来进行设计,这种设计,脱离了社会的实际”(《徐特立文集》P4Og)。徐老认为,任何设计都要有关于设:计的各方面的知识,如果需要科学解决的热话,就要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因此依设计一个教学单元,成为教学制度.这忧破坏科学的休系。自学辅导法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产,是教员不要计划、不要组织设备。我们徐老的这一论点提出的意义就在于使我们能深入地研究教法问题,在各科教学巾开创出不同的方法。四、教学方法的继承与创新徐老对传统的和从外国传来的各种教学方法均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态度,即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徐老继承了传统教学法的典、显、浅的基术方法。典就是有根据的东西,显就是明显的大众周知的东西,浅即从常识出发从原始的东西出发,由浅入深,由近到远,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但徐老批判了传统教学中注重书本、忽视实践,重知识教育、轻能力教育的严重缺陷。因而他十分赞赏陶行知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