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小箱梁预制施工质量控制.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公路小箱梁预制施工质量控制.doc

浅谈公路小箱梁预制施工质量控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浅谈公路小箱梁预制施工质量控制浅谈公路小箱梁预制施工质量控制摘要:文章根据作者多年实践经验,对公路小箱梁预制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小箱梁;预制;施工;质量控制1.工程简介某高速A6合同段共有箱梁预制任务184片,其中30米箱梁152片、25米箱梁32片,分别用于规划新桥分离立交(5×30+5×30+5×30+4×30)m,斜角角度为100,双幅每孔箱梁为8片和S201支线桥(8×25)m,斜角角度为100,单幅每孔箱梁为4片。由于25米箱梁预制工艺与30米工艺相同,本文只针对30米箱梁施工工艺控制作介绍。2.梁场选址及布置一般梁场尽量布置在桥台后面的路基上,利用红线征地,这样既可减少租地费用,又可减少运梁的运距;但本工程由于考虑桥台后属于高填方路基,若待路基成型后再布设梁场时间上来不及;其次架设方式上采用架桥机架梁而非龙门吊架设(考虑龙门吊不能跨域既有道路及河流)。所以综上原因,将梁场设置在规划新桥0#桥台左侧100m处。梁场采用顺线路方向布设,龙门吊采用21m跨度,高度为6m,吨位为65吨;3.台座及模板的设计根据该梁的设计图纸,我部自行设计了预制箱梁的模型:底模即台座采取C30钢筋砼,高出地面30cm、宽为92.2cm(由于底腹板之间采用圆弧连接,弧形尺寸在腹板钢模上调整)、长度为30.2m、顶面采用水磨石(由于考虑周转次数较少,所以没有采用钢板作为底模),基底考虑承载力及沉降问题先采用4%掺灰土进行换填夯实,考虑到工期及台座使用寿命的需要,共设底模11个(每个预制15片、周转为4片/个/月);对底模基底承载力进行验算后,结果如下:3.1C30混凝土承载力:C15混凝土受压强度为30000KPa受力面积:A=0.922×30.2=27.844(m2)梁体自重(以最重边跨边梁检算):((砼数量)36.2×2.45+(钢筋及钢绞线)10.544)×10=992.34(KN)内模及端模自重(内膜按100Kg/m,端模按400Kg):((30×0.1+0.4)×10=34(KN)人和机具在模板上移动荷载Q1:取2.5KN/m2振动砼产生的荷载Q2:取2.0KN/m2倾倒砼时产生作于模板的水平荷载Q3:取2.0KN/m2Q混凝土=P/A+Q1+Q2+Q3=(992.34+34)/27.844+2.5+2+2=43.36KPa<Q混凝土容=30000KPa3.2地基土承载力(该处为粉粘土:Q地容=140KPa):掺灰土换填宽度为1.4米、厚度为0.2米,承载力按45度角扩散,地基土顶面受力面积:A=(0.922+0.2+0.2)×30.2=39.924m2Q地=P/A=(992.34+27.844×0.3×26+34)/39.924+2.5+2+2=37.65KPaQ地=36.796KPa<Q地容=140Kpa满足要求。端模采用6mm厚钢板;内模采用3mm厚分片拼装式钢模板,每2m一节,背肋用50#角钢,侧模采用6mm厚钢板,背肋用75#角钢,每5m一节。4.砼的浇注施工浇注混凝土是箱梁施工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它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并做好混凝土的捣固工作。在制梁生产中,若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可能导致含水量过大,多余水分在钢模中无法排除而形成水泡,影响箱梁的外观质量。箱梁的底部钢筋布置较多,浇注混凝土较麻烦,在进行箱梁底部砼浇注时可适当将坍落度放大;在实际施工中采用了坍落度先大后小的方式,即浇注底部时坍落度控制在7―10cm,浇注腹部及顶板时坍落度控制在6―9cm。5.预应力施工5.1张拉准备在开始张拉之前应做好如下准备:5.1.1将张拉使用的千斤顶及配套的油泵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标定(一般要求具备甲级资质),以确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的关系。张拉千斤顶使用超过6个月或200次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现象时应重新进行标定以确定新的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的关系。5.1.2张拉前应对梁体进行外观和尺寸检查,如发现有空洞或是开裂应及时进行处理后再进行张拉;同时张拉前应确定梁体的强度,对同条件养生试件进行试压,必要时对梁体锚垫板1米范围内的砼进行强度回弹。一般梁体张拉强度有设计要求时按设计执行(规划桥设计不低于90%),没有要求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在张拉过程中以张拉力为主控对象,张拉吨位主要通过标定方程7-3式根据不同张拉吨位换算为油表读数加以控制;伸长量可根据表三计算值实际与理论偏差值若超过6%范围内,应立即停止张拉,待查明原因后并采取措施后再继续进行张拉(可能为锚圈口或孔道摩阻力对张拉力造成损失)。对钢绞线断丝现象的预防:钢绞线断丝现象主要是钢绞线材料有伤痕,所以对现场每进一批钢绞线均应按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