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作品《锦瑟》的意境改造.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李商隐作品《锦瑟》的意境改造.docx

李商隐作品《锦瑟》的意境改造.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李商隐作品《锦瑟》的意境改造李商隐是被古今学者视为用典的名家,他的诗歌的一大特色是用典多,用意隐曲,其典故的繁多也导致了诗歌内容的多义性。锦瑟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原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文心雕龙·事类》中“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说明用典的目的是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来例证现在。此外,典故还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从而增加词句的形象性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晚唐诗人李商隐是用典的名家,他常常借用众多典故抒发自己的情感,但他对典故的使用不是单纯的借用,而是根据原意,加上独特的眼光,赋予典故新的含义,创造出一种新的意境,从而在新的意境中渲染情感,抒发内心。李商隐的《锦瑟》是用典方面的典范,王士祯对此有“獺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之叹,说明了其典故之多,但李商隐对原典可谓是“遗神取貌”。一、“锦瑟五十弦”的悲哀《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汉书·郊祀志》中有这样一个传说:“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一种瑟竟然有五十根弦,比任何一种乐器都繁复,所以它表达出的感情是悲哀至极的。但李商隐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他加上了“无端”二字,使本来就悲哀的氛围又增添了一种想要了解而不得的无奈感,在情感推敲上可谓更上一层楼。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就使诗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可见李商隐在运用典故时并不是单纯的借用,而是经过一番精力改造的。二、“庄周梦蝶”的迷惘颔联中庄周梦蝶的典故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说的是庄周有天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然忘了自己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却不知蝴蝶已经去向何方了。“庄生”“梦”此三字在《庄子》中本来就有,但李商隐加了“晓”和“迷”二字,此句的感觉完全被改变了。“晓”意思是破晓,天快亮了,“晓梦”说明这个梦很短暂,将要醒来,梦中美好的一切将不复存在,随露水一同蒸发。“迷”字既可以说蝴蝶轻轻飞舞起来的姿态很迷人,是十分美丽的一种形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痴迷”,梦到蝴蝶的时候完全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情境之中。不管作为哪种解释,它都是梦中的幻影,都是“晓梦”。“庄周梦蝶”这则寓言的本意与李商隐所表现的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它直接表现的是庄子的齐物思想,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而李商隐抛开了原典的哲理探求,由原典生发的人生如梦引出要表达的内心体验的迷惘与虚幻的情思。三、“杜鹃啼血”的苍凉与“庄生晓梦迷蝴蝶”一句相对应的是“望帝春心托杜鹃”。据《蜀本纪》载:“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望帝使鳖灵治水,与其妻通,惭愧。且以德不及鳖灵,乃委国授之。望帝去时,子规方啼。”也有传说蜀国的望帝杜宇禅位退隐,后国家被灭,抑郁而死,他的魂魄化为杜鹃日夜哀鸣直至啼出血来。杜鹃啼血的故事本来就有,李商隐在此句诗中加上了“春心”和“托”。在另一首《无题》“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中,“春心”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多表示爱情和相思。本是望帝对故国深切的家园情感,在李商隐的添字下我们可以解读出两层意思,首先是他想要追求一份美好的爱情却难得,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他的几段爱情路途坎坷终成悲剧,所以这种对爱情的向往之心至死也要托杜鹃啼号出来。另外一层意思可以与李商隐的政治仕途联系起来。他生活的年代藩镇之乱、宦官之患正多,他自己也陷入了牛李党派争斗漩涡难以自拔。自己的仕途之路漫漫,屡遭排挤、备受冷落,政治理想难以实现,对国家的情感如望帝那样哀鸣不止。一个“托”字既说明了“春心”托给了“杜鹃”,也暗含了自己深切复杂的情感无处倾诉,只好寄托给了这个典故,隐晦地表达情感。四、“月明珠泪”的凄清《博物志》有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沧海月明珠有泪”一句中“海”是“沧”的,“月”是“明”的',“珠有泪”引用了鲛人泣珠的神话传说,这本是一个美丽得引人遐想的故事。典故的本义既可以作为歌咏珍珠,也可以表达沧海遗珠的暗恨,但李商隐把苍茫的大海、皎洁的月亮、剔透的珍珠和晶莹的泪珠四个意象融合起来,给人一种朦胧虚渺又有点凄清孤寂的感觉。他把美好的传说与悲哀的情感杂糅在一起,隐隐表达出美丽与失落永远相伴的感情。此句与“蓝田日暖玉生烟”有异曲同工之处。五、“良玉生烟”的虚幻《元和郡县志》中写道:“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蓝田日暖玉生烟”一句中李商隐更是借助典故并大力加以发挥。在日光的照射下,玉山上升起缕缕玉烟,眼前好像隐约依稀,朦胧不清。其中“玉生烟”化用了《搜神记》中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