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农村寄宿制学校报告.docx
上传人:一只****爱敏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农村寄宿制学校报告.docx

2022农村寄宿制学校报告.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农村寄宿制学校报告报告一一、寄宿制建管现状xxx中心校辖区内现有中心校本部、朝阳小学两所寄宿制学校。中心校本部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2人,其中寄宿学生260人(大部分为留守儿童,有的祖父母代管,有的亲戚代管,有的“空巢少年”)学校营养餐食堂、住宿设备设施齐全,满足寄宿条件;朝阳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4人,其中寄宿学生75人,就餐条件良好,住宿环境简陋。两所学校均建立相关寄宿制管理制度方案,中午、晚上有授课教师看管自习,安全状况良好。二、存在困难与问题1、家庭教育失缺,学生行为习惯偏差,学校管理难度加大。农村中小学校学生大部分为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家庭缺少必要的监管教育,家校联系也形同虚设,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心理和行为习惯发生偏差,给学校教育增加难度,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的学生几乎程度不等存在心理阴影和行为顽疾,一时难以矫正,不能健康成长。2、缺少寄宿管理的人力和水平。由于住宿学生相对比较集中,其管理难度必然增大。寄宿制学校的老师不仅仅是班级或者课堂上的管理者、组织者、引导者,更是学生生活、安全等方面的监护人,这对教师转换角色和职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前不少教师还难以适应这一需求,需要通过进一步学习、培训,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学校教师缺编,教学力量已显不足,又要投入寄宿学生管理,学校人力不足,教师身心疲惫。3、营养餐食堂从业人员不足、待遇较低。县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营养餐用工规定是每100人就餐配备1名从业人员,这样的规定不能满足食堂管理实际需求,每月1000多元的用工待遇已经与市场就业形成极大反差,不少学校“求爹爹、拜奶奶”“托关系,走后门”帮助食堂承包人寻找用工,学校地位尴尬。4、教师力量不足。对于农村而言,国家现行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小学师生比1:23、初中1:18)明显偏低,教师数量和教师学科结构不能满足农村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尤其缺乏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和体育教师。5、缺乏管理人员编制,教师工作量大。寄宿制学校的增加,也导致教师编制的不足。寄宿制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学校又甚至没有专职生活教师、保安人员的编制,导致农村教师除了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学生的生活管理、学校的治安工作,普遍感到工作压力过大。师资编制不够,教师流动性也很大,加上宿舍、食堂等后勤管理人员没有正常编制,学校又没有经费请临时工作人员。教师的待遇却得不到相应地提高,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少教师另谋发展,“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时有发生。6、城乡教师在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发展机会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近些年有许多骨干教师调到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如果农村教师待遇得不到妥善解决,将加剧优秀教师的流失。7、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农村学校校长和教师的学历水平都不是很高。由于环境、条件等方面因素的限制,许多教师很少有继续学习提高的机会;加之工作忙,自学时间有限,所以他们的文化素质、理论水平有限,教学理念、教育思想比较陈旧,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办学理念、教育思想落后,有的文化素质、业务水平、管理能力不高,科研意识淡薄。8、硬件资源的不足。按照国家三部委《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规定:中小学须设普通教室、音乐教室、语言教室、乐器室、实验室、化学药品库、劳动技术室、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电教器材室、微机室、体育器材室等;小学须设普通教室、多功能教室、电教器材室、图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体育器材室等。所有中小学须有投影仪、录象机、计算机、低单杠、乒乓球、听诊计、血压计、风琴、录音机、画板画架等配套电教、体育、卫生、教学器材。学校的硬件资源都严重不足,都远远不合上述标准!甚至基本物品需求都的不到满足。所有的这些,都是制约寄宿制学校的瓶颈问题,不利于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前提,也不利于寄宿生的健康成长。三、建议1、首先政府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度,加大在教育上的投资力度,将教育作为当地政府考核的首要内容来抓,教育不合格,考核不过关。正确的对待此项工作,务实求真,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加大政府及上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合理解决寄宿制学生的住宿问题。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现状,首先应从数量上补充,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年轻教师,可以实行“县聘教师”“校聘教师”等方式缓解师资短缺的问题;其次要提高师资质量,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提高。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是培育人才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一批好教师,就是一所好学校。所以应保证教师有继续学习的机会,让他们也能及时了解教育改革的最新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