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古诗二首教学案-苏教版1.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古诗二首教学案-苏教版1.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诵读欣赏古诗二首教学案-苏教版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体会《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意境,熟读成诵。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和价值观。2、理解《己亥杂诗》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教学重、难点:目标1、2教学过程:一、自学导航:(1、收集送别诗歌,将其中的一些名句写下来。2、查阅资料,了解王勃、龚自珍的生平。3、诵读这两首诗,注意节奏。二、问题探究、合作交流:(一)学习《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指名朗读该诗,读出节奏停顿。2、理解诗歌内容,说说各联写了什么。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处,颔联从正面写离情而话语急转,变为勉励,颈联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尾联是对友人的劝慰。3、体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表达的含义及情感。4、诵读练习读一读,比一比,感受诗歌独特的意境。(二)自学《己亥杂诗》1、由名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引出对诗人龚自珍的介绍,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主题。2、学生齐读全诗。3、对不懂的词句质疑,讨论诗句的含义。4、理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深意。5、迁移:比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两句诗不一样的思想境界。三、随堂练习:(一)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回答下列问题: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3、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二)读《己亥杂诗》,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诗中的“离愁”是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2.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3.作者拿落红自况,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4.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诗人想舍的是当朝者的黑暗与腐朽,不舍的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