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市上半年农民增收调研情况的汇报关于我市上半年农民增收调研情况的汇报一、上半年农民增收情况根据农村住户调查和市相关部门调研资料,今年以来,我市各地坚持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紧扣“务实抓转型、全力达小康”工作主线,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任务,着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态势。全市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940元,同比增加642元,增长14.9%;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973元,同比增加413元,增长11.6%(在四市二区中增幅居第3位,最高姜堰市13.1%,最低泰兴市10.5%)。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3097元,比重占78%,增长11.5%;农民工资性报酬收入707元,比重占17.8%,增长12.4%;财产及转移性纯收入169元,比重占4.2%,增长9.4%。农民增收形势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农业生产态势总体稳中有升,一产收入继续增加。种植业生产面积产量略增,主要品种调价,效益增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110.4万亩,比上年增加2.4万亩;产量持平略增,单产397公斤,增加2公斤;总产43.83万吨,同比增长2.74%;小麦实际收购价达到1.8元/公斤以上,产值达7.89亿元,同比增长23.8%。成本同比略降,亩均成本31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元,小麦亩均收益396元,同比增加56元,人均增收55元。大麦种植面积13.17万亩,增加2.05万亩;单产390公斤,增加10公斤;总产5.14万吨,增加21.6%;价格1.5元/公斤,同比1增加0.24元/公斤,产值7705万元,同比增加44.8%;亩均收益287元,同比增加109元,人均增收14元。油菜籽种植面积20.78万亩,同比增加1.26万亩;单产178.6公斤,减产1.4公斤;总产3.71万吨,同比增加5.6%;价格3.9元/公斤,同比增加0.5元/公斤;产值1.45亿元,同比增加21.2%;亩均收益538元,同比增加89元,人均增收19元。种植业上半年人均纯收入644元,人均增收136元。畜牧业饲养量普遍扩大,价格有升有降,产值略有增加,效益下降。全市上半年生猪、家禽饲养量分别达26.8万头、796万只,同比分别增加0.2万头、16万只,增长0.8%、2.1%;蛋品、牛奶产量分别达2.99万吨、2710吨,分别增长0.3%、8.4%。生猪价格每头收入由1000元降至940元,家禽价格持平略增,均价由35元增至36元。上半年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8.37亿元,同比增长0.5%,上半年因生猪价格下降以及生猪、家禽饲料价格上升,导致养殖效益同比下降,当年收益减少4183万元,人均减收34元。渔业生产面积、产量增加,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产效实现双赢。全市水产养殖面积比去年略增,养殖总面积达80万亩以上,其中以虾蟹为主的特种水产养殖面积达70万亩,全市上半年新增高效渔业面积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11万吨,同比增长11%,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6.5万吨,同比增长8%。特种水产品价格接连攀高,上升幅度均在10%以上。上半年全市实现渔业产值12.87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纯收益3.92亿元,同比增长18.1%,人均增收48元。2、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农民增收潜力增强。通过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和提高农业技术服务力度,在高效种植业上周庄、陈堡、安丰等乡镇典型规模不断扩大,又涌现出了茅山、昌荣等2乡镇一批新的亮点。上半年全市新增高效种植面积5.2万亩、设施农业面积0.96万亩,高效种植业面积已分别达52.69万亩、5.14万亩。畜禽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规模养殖比重提高2.5个百分点,上半年生猪上市量26.8万头、家禽796万只、蛋品2991万公斤、牛奶260万公斤,同比分别增长0.75%、2%、0.3%、4%。渔业生产通过打造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高效渔业养殖面积上半年可望新增6万亩,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林业绿化通过打造宁盐高速、兴泰路、大兴金、高兴东等主干道公路绿化精品工程,全市成片造林4.3万亩,造林任务也已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泰州成片林目标任务数的152.7%。3、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农业经济发展活力增强。全市当年新增绿禾蔬菜、金香来养殖有限公司等6家泰州市级龙头企业,总数已达30家,目前,各龙头企业生产形势良好,上半年泰州市级以上考核的21家加工型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出口创汇分别达15.55亿元、1.17亿元、2526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2.19%、17.03%、37.51%。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保持迅速发展势头,全市上半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4家,成员出资额2.5亿元,累计达406家,成员出资额8.28亿元,入社农户7869户,合作社可带动全市农民人均增收30元以上。《关于我市上半年农民增收调研情况的汇报》全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