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精品多篇.docx

新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精品多篇[引言]新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一1、了解山东的地形特点,能够在图上找出山东主要的地形区。2、了解山东矿产的分布,知道自己家乡主要的矿产资源。3、知道山东的气候类型,了解山东主要的气息灾害。4、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说说环境污染和治理。1、教学重点:山东的地形区和主要矿产自已。2、教学难点:山东发展工业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措施多媒体课件结合体会发言,教师补充加深新课导入:展示泰山图片。今天我们了解山东的主要地形和矿产,探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措施。展示山地地形图学生活动:(1)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区的颜色判断山东地势特征。(2)分组讨论,确定山东主要的地形区。讲述:山东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其中丘陵是著名的山东丘陵,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内陆地区中部是泰山为主的鲁中南山地丘陵,四周是鲁西北平原等四大平原。板书:一、地形与矿产1、地形特征: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和丘陵为主。展示山地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分析讲解:指点图上各种矿产,山东矿产资源丰富,黄金,石油等丰富,其中黄金产量居全国第一位,主要在烟台的招远,石油站第二位,是胜利油田。还有很多其他矿产,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燃料。主要的工业城市有青岛,烟台,济南和淄博等。学生活动:(1)阅读97页图表,了解山东主要的矿产种类。(2)讨论山东矿产分布和工业发展的关系。总结板书:2、矿产:黄金(第一位),石油(第二位)展示山地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学生活动:(1)回忆山东的纬度位置,分析山东气候的特点。(2)找出山东主要的气象灾害,根据自己的体会说出他们的危害。讲述:山东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由东南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灾害是旱涝和干热风等,对于农业有较大的影响。板书:二、气候与气象灾害1、气候类型:暖温带季风气候2、气象灾害:旱涝,干热风,寒潮,冰雹。学生活动:阅读99页材料,谈谈自己对于气象灾害的认识。分组讨论:阅读99页图表,说说自己家乡的环境污染情况,讨论治理措施。总结: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山东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如“三废”的不合理排放,城市噪声等,还有水土流失等问题,都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因此我们要治疗环境污染,改善耕种习惯。板书设计一、地形与矿产1、地形特征: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和丘陵为主。2、矿产:黄金(第一位),石油(第二位)二、气候与气象灾害1、气候类型:暖温带季风气候2、气象灾害:旱涝,干热风,寒潮,冰雹。三、环境问题及防治教学反思:初中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二本节教材,主要讲述“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学习本节知识,要求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史教育及培养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充满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设置探究性和悬念性很强的问题,开启学生求知欲望;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地理技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氛围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通过拼图和分析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运用板块运动学说,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发展变化。通过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变化,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海陆变迁的原因。板块相对运动形成的地表形态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三第三节水资源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2、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3、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4、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结构分析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内容点析及教学建议1、水是宝贵的资源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从地球大环境及水资源总量上看,应是可以循环永续利用的。但是一方面,水资源并不是指世界水体的全部,而仅指能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且,这部分淡水资源中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部分又比重极小;另一方面,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范围内,由于自然原因(例如气候、河流分布原因),或人为原因(例如使用不合理、污染和浪费),水资源不仅有限,还可能枯竭。因此,希望学生能辩证科学地认识可再生资源的属性,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水球”为什么也会闹“水荒”。教材图3.16和漫画形象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