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九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带答案).doc
上传人:一吃****仪凡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年九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带答案).doc

2023年九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带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页码9/NUMPAGES总页数92023年九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带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地表形态描述正确的是()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C.地面平坦,一望无际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2、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A.欧洲、北美洲B.欧洲、亚洲C.南极洲、大洋洲D.非洲、南美洲3、傣族的传统节日是()A.那达慕节B.泼水节C.雪顿节D.丰收节4、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时,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5、“五一”假期期间,小刚从广州乘火车到北京旅游,沿途可能看到()A.湖南省乡村片片稻田分布B.湖北省农民正在采摘棉花C.河南省农民正在收获香蕉D.河北省境内水塘遍布6、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矿产资源B.土地资源C.气候资源D.水资源7、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是我国多雪地区,当地民居多为人字形屋顶、窗户较小的木屋,该民居结构主要功能是()A.防御风沙B.防御台风C.防御风雪D.防御地震8、下图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B.②C.③D.④9、亚洲的地势特点是()A.西高东低B.中部高,四周低C.南高北低D.中部低,四周高10、下列图例表示铁路的是()A.B.C.D.11、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中国位于()A.东亚B.西亚C.南亚D.中亚12、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是()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北极圈D.南极圈13、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大约是()A.三分之二是陆地B.各占二分之一C.四分之一是海洋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4、下列诗句中,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景观的是()A.“草长莺飞二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羌笛何须招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15、下图是中纬度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略图,(①②两地纬度相同),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属于北半球,①处的气温低于②处B.属于南半球,①②两处的气温相同C.属于南半球,①处是海洋,②处是陆地D.属于北半球,①处是陆地,②处是海洋16、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南方,应当建在()A.南极点B.赤道和0°经线的交点上C.北极点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点上17、“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反映的气候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18、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也常常作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大兴安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C.我国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D.我国主要农耕区和牧区畜牧业区分界线19、亚洲具有从热带到寒带的多种气候类型,主要是因为()A.地形复杂多样B.东西跨经度多C.季风气候显著D.南北跨纬度广20、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塔克拉玛干沙漠B.印度大沙漠C.维多利亚沙漠D.撒哈拉沙漠21、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地区中的“三江”指的是()A.珠江、长江、黑龙江B.黄河、长江、黑龙江C.珠江、长江、澜沧江D.黄河、长江、澜沧江22、下列四幅图中,同时符合“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有阳光直射现象”的G点是()A.B.C.D.23、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北半球的是()A.B.C.D.24、下列土地利用类型与主要分布地区搭配正确的是()耕地-内蒙古高原B.林地—大兴安岭C.草地—华北平原D.林地—塔里木盆地25、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B.C.D.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1、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两条线路旅行,读图回答问题。(1)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_____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________山脉,到达________省的西安。(2)线路①沿途居民以________为主食,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______熟。(3)小静沿线路②来到黄土高原,从她拍摄的照片(图2)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表特征____________,当地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