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苏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考点分析一览表年份体裁朝代作者题目出题量分值考点分布2004诗唐柳中庸征人怨26意象(yìxiàng)、内容2005诗唐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38内容、意境、情感2006词元魏初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38情感、手法、内容2007词宋辛弃疾鹧鸪天·送人28情感、手法、内容2008诗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8内容、情感、手法2009词宋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310内容、手法、情感2010诗唐王昌龄送魏二310内容、意象(yìxiàng)、手法2011诗唐杜甫春日忆李白310内容、情感、手法2012词唐温庭筠梦江南310情感、形象、手法2013诗宋唐庚醉眠310内容、情感、情感(一)怎样读懂诗歌的思想感情1.关注诗歌标题有些诗歌,诗题就点明了思想感情。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就告诉我们,诗人的感情是快乐喜悦的。全诗对鱼、夜、花的描写,无不渗透在“喜”的感情。2.关注作者背景了解诗歌的作者,知人论世,以察诗情。对于历代文学大家,我们应该了解掌握其经历、风格。通过了解作者,知人论世对诗歌的鉴赏很有帮助。考试时,试题有时在注释中指出一些相关于作者和背景的信息。诗歌鉴赏不应忽视对其创作背景的了解。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bāokuò)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对诗人的诗歌创作往往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我们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就应当借此来理解诗歌、把握诗歌。3.关注常见意象意象是蕴涵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有些诗歌,诗人不一定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借助某些形象去含蓄地表达,在鉴赏诗歌时,要借助意象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今夜曲中闻折柳”,“折柳”就是一个传统的意象,含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知道传达的是伤别情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心情。古诗词意象中,一般都有固定的寓意,如“梅花(méihuā)”,一般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傲岸”的代名词;“蝉”则是“惜时光”“痛离别”“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4.关注诗词情点情点,指诗词中透露诗人情感的字眼。5.关注表现手法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人首句用夸张,末句用比喻,把一生漂泊,壮志未酬,人以衰老的郁闷、愁苦和怨愤以奔放的激情宣泄出来。在这里夸张和比喻的运用,不仅使我们有形象的感受,更有情感的冲击。6.关注诗词结构古代诗词非常讲究层次,在结构上一般(yībān)是前半部叙事和写景,后半部分议论和抒情。如一般(yībān)律诗往往讲究起承转合,词往往上阕写景、下阕抒情等。鉴赏一首诗歌,首先要弄懂它写了什么,这就要懂得层次的划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关注题干提供的信息。题干多是直截了当地提出具体的问题,但有时也会在提问之前有所提示。这些提示既是对诗文的注释,也是对答题的导向。如“江南(Jiāngnán)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节选自张九龄《感遇》)的题干是这样的:“《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请联系这句话,说一说你对‘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一句的理解。”本来初读时对“自有岁寒心”一句颇费躇踌,但《论语》之语让我们恍然顿悟:丹橘之所以经冬犹绿,并非缘于气候暖和,而是因为它具有像松柏一样耐寒的节操。8、关注诗中注释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bǎihuā)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一)答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二)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