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探析》目录总概论一、生态示范区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现实选择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2.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理论基础(1)复合生态理论(2)可持续发展理论(3)城市生态位理论二、德化县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现状分析1.德化县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成效显著(1)整体规划科学(2)综合效益明显(3)环保措施有效(4)生态建设有力2.德化县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生态问题仍然存在(2)经济结构不够合理(3)农村环境问题突出3.德化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的潜在优势分析(1)区位交通优势(2)水土资源优势(3)生态资源优势(4)旅游资源优势三、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1.加强政策引导,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1)鼓励绿色消费制度(2)推进区域环境合作(3)实施环保限批制度2.依靠经济手段,构建良好的经济环境(1)加强环保投入力度(2)加快建立环保法律约束补偿机制(3)加大环保信贷控制力度(4)加大价格调控力度(5)加高市场准入壁垒3.强化法律监督,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1)加大法制宣传力度(2)加大执法力度(3)强化问责机制4.倡导生态伦理,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1)树立生态伦理理念(2)倡导生态伦理价值观(3)建立生态伦理评判体系表格表示;《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探析》(3000字/5人/600)论文题目章节段撰写人员论文总概率李小琴《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探析》一、生态示范区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现实选择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2.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理论基础(1)复合生态理论(2)可持续发展理论(3)城市生态位理论李小琴二、德化县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现状分析1.德化县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成效显著(1)整体规划科学(2)综合效益明显(3)环保措施有效(4)生态建设有力苏佳丽2.德化县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生态问题仍然存在(2)经济结构不够合理(3)农村环境问题突出苏佳丽3.德化县区创建省级生态示范区的潜在优势分析(1)区位交通优势(2)水土资源优势(3)生态资源优势(4)旅游资源优势苏佳丽三、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1.加强政策引导,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1)鼓励绿色消费制度(2)推进区域环境合作(3)实施环保限批制度苏佳丽2.依靠经济手段,构建良好的经济环境(1)加强环保投入力度(2)加快建立环保法律约束补偿机制(3)加大环保信贷控制力度(4)加大价格调控力度(5)加高市场准入壁垒撰写人员D3.强化法律监督,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1)加大法制宣传力度(2)加大执法力度(3)强化问责机制4.倡导生态伦理,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1)树立生态伦理理念(2)倡导生态伦理价值观(3)建立生态伦理评判体系总概论人类自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凭借其强大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取得了工业文明的伟大胜利,物质财富大大增加。但人类在创造经济空前大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生态与环境的极大破坏,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严重影响与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生态示范区模式应运而生,生态示范区是指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统一规划,综合建设,生态良性循环,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示范性行政区域。一、生态示范区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现实选择环境问题产生于经济活动,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引起环境质量恶化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或灾害,甚至对人体健康带来有害影响的现象,因此保护好环境,就是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生态示范区很好的满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需要,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示范区建设是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有效途径,是探索环境与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在现代化建设中,要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进而实现良性循环,就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建设作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可避免的对环境发生影响,另一方面,保护和改善环境也需要物质上、经济上和技术上的支持,经济发展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足够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而良好的环境又能更好的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能量。那种认为经济发展是硬任务,首先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再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际上就是主张先污染、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