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判断题库及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6.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判断题库及答案.pdf

2024年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判断题库及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考试判断题库及答案(共510题)[错]1、《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从该化学品制作之日算起,每三年更新一次。[错]2、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单人保管制度。[对]3、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内,并由专人负责。[对]4、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安全生产的举报;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应当形成书面材料;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对]5、应急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首先应熟悉地形,明确撤离方向;准备好进入危险区应携带的标志物、扩音器以及强光手电等必要器材。[错]6、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有一名值班人员熟悉各种通信工具的报警方法、联络方式和信号就可以了。[对]7、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危险化学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及其他社会危害时,为及时控制危险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清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对]8、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应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对]9、同一企业生产、进口同一品种危险化学品的,按照生产企业进行一次登记,但应当提交进口危险化学品的有关信息。[对]10、装卸毒害品人员应具有操作毒品的一般知识。操作时轻拿轻放,不得碰撞、倒置,防止包装破损商品外溢。作业人员应佩带手套和相应的防毒口罩或面具,穿防护服。[错]11、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特点是压力大、温度高。[对]12、易燃液体的蒸汽很容易被引燃。[错]13、遇湿易燃物品库房必须干燥,严防漏水或雨雪浸入,但可以在防水较好的露天存放。[对]14、事故指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错]15、运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钢瓶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应平放,瓶口朝向没有严格要求,可以交叉放置。[对]16、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1996)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包括:标识、成分及理化特性、燃烧爆炸危险特性、毒性及健康危害性、急救、防护措施、包装与储运、泄漏处理与废弃等八大部分。[对]17、MLD叫最小致死剂量,是指毒物毒性导致个别实验动物死亡的最低剂量。[对]18、当某种化学品有新的信息发现时,安全标签应及时修订、更改。[对]19、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绩效测量和监测中被动测量是对与工作有关的事故、事件、其他损失、不良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失效情况的确认、报告和调查。[错]20、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21、制造压力容器受压元件的材料要求具有较好的塑性。[对]22、《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充装超量的气瓶不准出厂。[错]23、劳动者因某种原因未接受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对]24、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错]25、生产单位出厂的危险化学品,其包装上必须加贴标准的安全标签,出厂的非危险化学品可以没有标志。[对]26、易燃液体不应采用压缩空气压送。[对]27、禁止用电瓶车、翻斗车、铲车、自行车等运输爆炸物品。[对]28、加油站从业人员上岗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错]29、储存危险化学品建筑采暖的热媒温度不应过高,热水采暖不应超过60℃。[错]30、易燃液体一般电导率很小,所以不易在流动中产生和积累静电。[对]31、现场处置即根据事故情景,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和现场指挥部要求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和处理。[对]32、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对]33、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生产经营单位物资供应部门负责抢险抢救物质的供应和保障等工作。[对]34、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错]3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措施的事件。[对]36、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