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英语期中考试后的反思高一英语期中考试后的反思教学反思是对改进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高一英语期中考试后的反思范文,希望大家喜欢!高一英语期中考试后的反思【1】一、试卷总体情况本次考试主要考查高中英语模块一的内容,试卷总分120分。考点知识既源于教材,又聚焦高考,考查了学生听、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全校总评均78.77分,同类班级成绩相差不大,这与我们备课组的全体老师们共同协作是分不开的。二、各项题型得分情况及主要失分点分析(一)听力主要失分点及其原因分析:本次考试听力材料不清晰而且语速太快,再加上平时学生听力训练不足,所以得分率很低。在以后教学中要加强听力训练,注意词汇学习和背景知识。从能听懂和跟读课文开始!(二)单项选择主要失分点及其原因分析:单选题只有10小题,不能覆盖模块一的重要知识点,个别题目超纲如:第23题是旧教材的内容,得分率在2%左右。第25题为刚学过的语言点,老师也强调过,学生还是出现了问题,实在是出乎意料。以上学生得分情况说明,在理解记忆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在实战中锻炼根据语境灵活运用的能力。还要密切关注高考考点,对考点内容进行恰当补充。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三)完形填空主要失分点及其原因分析完形填空主要考查学生三种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利用上下文线索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本篇完形填空内容激励人心,难度适中,在语文读本上出现了中文版原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所以,对于中等以上水平的同学来说不难完成。主要问题是第32,43,44,46和50题,这几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词义辨析能力和上下文的理解能力。从以上这些错误能看出,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还远远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仍要注意不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强词汇的积累,同时也要多介绍熟词新义、一词多义的用法。提醒学生联系上下文对选项作出判断等等。(四)阅读理解主要失分点及其原因分析本次阅读理解包括四篇短文。体裁涉及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所选文章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可读性。事实细节题、推理判断题和主旨大意题等各种题型均有涉及。其中54、57、62、64题得分率低。这几题都是推理判断题,由此可见,学生比较擅长细节题而对于推理判断题和主旨大意题把握不大。阅读能力是长期训练培养的结果。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拓宽学生的视野。(五)任务型阅读任务型阅读难度适中,正确率在50%左右。主要问题是第82题答案学生绝大多数使用原文中的everything而正确答案只给了what,其实两个答案都对。第79题有些同学仍使用原文中的what但表格和原文句型不一样,改成了定语从句。第80题,少数学生没大写f,失掉1分。(六)书面表达主要失分点及其原因分析本次写作从卷面上反映的情况来看,少数学生没注意分段与衔接,主要问题是基本句子也写不对、词性混淆、时态乱用和卷面脏乱差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接下来要注意:1、平时教学中多开展英汉互译活动。2、采用多种方式渗透词汇。教师可以适当向学生讲解构词法知识,注意一词多义现象。还应结合大量例句,在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体会词汇的运用,帮助学生找到表达意思的替代词。3、鼓励学生背诵。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背诵课文中含有较多短语和句型的段落、常用的和优美的句型和表达。也可精选各种文体类型的经典书面表达范文进行背诵。这样做不仅能熟练地掌握各种文体的格式,而且其中包含的好词好句。多读多背,就会运用自如。三、教学反思在下一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进行以下改进:1、提高学生听力训练的强度。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每天在晚自习前的听力时间,平时加强听力训练,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2、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熟悉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及重点句型的用法和使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词多义、熟词新义的归纳和运用,关注高考考点而进行适当补充。重视动词的用法,积累一些固定搭配,尤其是动宾搭配的结构,并且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此恰当应用,不能死记硬背。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养成用英语来解释英语的习惯,不能仅凭中文意思去理解英文。3、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是重中之重。在日常课文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应要把精度落到实处,彻底弄懂每个句子,每段文章,注意篇章结构。然后,应结合单元教学话题和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不同体裁和题材的文章,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拓宽学生的视野4、加强写作训练。结合单元教学话题,认真设计好每单元的写作训练题。多开展英汉互译活动、注重词汇教学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背诵。注重抓基本功训练,不断加强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