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通用多篇)【寄语】中国古代民间故事(通用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篇一很久很久以前,在一条名叫蒲苇河的大河里,住着一条修炼了三千多年的鲢鱼精。他每日刻苦修炼,希望自己能早日修成正果,从鱼精变成鱼仙。一天,鲢鱼精正在水下静静地修炼。忽然,河岸上传来嘈杂的声音,还夹杂着凄惨的哭喊。于是,鲢鱼精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慈眉善目的白胡子老公公,来到了河岸上,打算一探究竟。他看到,河两岸跪满了虔诚祭拜的人。鲢鱼精感到非常奇怪,就问身边一个老翁:“老哥哥,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呀?”“难道你不知道吗?“老翁回答说:“唉!因为战乱,我们这里年轻力壮的男子都被抓去从军了,家里的田地只能靠我们这些老弱病残之人来耕种。可是,我们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粮食,还没收割就遇上了蝗灾。大家只好挖野菜、啃树皮度日,已经有不少老人和孩子饿死了。眼看冬天就要来了,只有这蒲苇河里的鱼、虾可以勉强充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明明河里游动的鱼、虾很多,但却一点都打捞不上来。今天大伙一起来祭拜河神,就是请他多赐些鱼虾给我们,让大家能活过这个冬天。”听了老翁的话,鲢鱼精默默地离开了。因为他知道,这蒲苇河里,根本没有什么河神,只有他这个鲢鱼精在尽力保护自己的子孙不被人们捉去。回到水里后,老翁的话却一遍遍在他耳边回响。终于有一天,他决定牺牲自己保护了多时的鱼、虾来拯救一方百姓。一阵旋风过后,在鲢鱼精的法力之下,蒲苇河里成千上万的鱼、虾都被冲到了岸上。靠着这些“从天而降“的救命粮,村民们度过了这个冬天,没有一个人被饿死。可是,河里的鱼、虾们却恨死了鲢鱼精。它们在玉皇大帝那里状告,说鲢鱼精害死了它们无数的亲人。这一下,玉皇大帝为难了。因为,鲢鱼精拯救一方百姓本没有错,鱼、虾为死去的亲人讨公道也没有错。最后,玉皇大帝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鲢鱼精拔去银鳞三片,罚他在水牢中受苦一千年,永世不得成仙。鲢鱼精再也不可能修炼成仙了,但他拯救一方百姓的事也因此得以昭告天下。为了永远记住鲢鱼精的救命之恩,蒲苇河的百姓们在岸边为他修建了一座庙宇,名曰“鱼仙庙”,尊称鲢鱼精为“鲢鱼仙翁"。从此,鱼仙庙内香火不断,鲢鱼仙翁的美名也永远永远地留在了百姓心中。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篇二子贡索马传说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又有七十二贤人,子贡就是这七十二贤人中比较有名的一个。子贡非常聪明,头脑灵活,善于论辩。子贡靠着他的巧言善辩曾多次解救孔子及其他弟子于危难。据说有一次,子贡和子路一块出去,恰好经过郑国的神社。神社前面有一棵千年古树,枝叶茂密,郁郁葱葱,像一把大伞一样。树上住着一种神鸟,神通广大,变化无方,属于魑魅魍魉之类。子路见那鸟生得奇怪,很是稀奇,想也不想便爬上树去,想捉只鸟来玩。谁知道鸟没捉到,自己反而被神鸟用法术给吊在树上了,不上不下,又难堪又尴尬。子贡见了,开始是惊讶,后来看见子路那副模样又觉得好笑,知道是被神鸟给施了法术,连忙向神鸟求情。幸亏他才思敏捷,伶牙俐齿,终于把神鸟说得心服口服,让神鸟觉得好像真的是它自己吊起子路不对。于是,它马上放了子路。类似的例子还很多,都说明子贡的辩才无碍,思维敏捷,头脑灵活。但是他的辩才也有完全不管用的时候,子贡索马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次中途困乏,于是停在大路边歇息。谁知道驾车的辕马忽然挣脱了缰绳,哒哒哒跑去啃人家种的庄稼。结果那马被正在田里干活的农夫给抓住了,扣留起来,硬要孔子他们给个说法。子贡自觉辩才无碍,那么多达官贵人甚至神鸟怪兽都为他的辩才所折服,仅凭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就曾经“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说服这么几个小小的农夫,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小事,于是信心十足地走过去,对着那几个农夫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引经据史,旁征博引,真个是舌绽莲花,说得天花乱坠。可是那几个农夫只是拿眼干瞪着他,看他在那里之乎者也,子曰书云,一句话也听不懂。最后实在不耐烦了,一个个挥着拳头,舞着棍棒,做出要动武的样子,子贡这才悻悻地跑回去,脸上很不自在。连子贡这么善于论辩的人都要不回那匹马,这下大家可都犯愁了。正在大家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看上去笨头笨脑、刚来不多久、正替孔子赶车的马车夫却自告奋勇要去讨回那匹马。孔子一看,其他弟子都不敢去,只好让他去碰碰运气。那马车夫走到那些农夫跟前,说:“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们不在东海耕田种地,我们不在西海耕田种地,那么我们的马又怎么会吃你们的庄稼呢?”农夫们一听,开始还抓耳挠腮,不太明白,忽然一下子恍然大悟,不住点头说:“这才对嘛,你这话说得有理。先前那个人说了一大通,也不知道都说了些什么!”然后,农夫们高高兴兴地把马还给了马车夫。子贡为什么没能说服那些农夫?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篇三紫玉赠珠春秋时候,吴国国王夫差有个女儿名叫紫玉。吴王很疼爱他这个最小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