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2021-09-2920:00:02小编:admin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我以一切立足于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目的。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获取知识,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之美。二、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和写法上与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而加强直观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三、学情分析。在学习分数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有了用整数表示物体个数多少的经验基础;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具有了平均分的操作能力。在实际生活中,有的学生也许听过几分之一,但他们不理解分数的含义。因此,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四、教学目标。1、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让学生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2、通过开展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充分感知分数的初步意义。3、在问题情境中,渗透分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五、教学重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表示出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六、教法学法。1、教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并为学生准备了学具,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索、实际操作、合作交流,从而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建构过程。2、学法。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有效学习,我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七、教具、学具。1、教具准备:课件、双面胶。2、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若干张;水彩笔。八、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1、(出示幻灯片1):海宝做的一张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手抄报。2、(出示幻灯片2)先看看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介绍。3、问:2个小朋友吃月饼,怎样分才公平?(设计意图:通过课前热身,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新课做铺垫。)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动手操作、交流汇报。请同学们用圆代替月饼平均分一分,并汇报结果,指名演示怎样得到一个圆的一半。月饼总数421,分的人数222,每人分的月饼数。(设计意图:以一半作为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的切入点,并在对折的过程中复习感知平均分的含义,为下面学习二分之一做铺垫。)(2)联系实际,寻找切入点:让学生找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分一半的情况。(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可以是一个图形,也可以是一个实物。)(3)引发认知冲突,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像这样的一半在数学上应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2、实践操作,感知理解。(1)认识12。①揭示12的含义。由分圆的过程得出:像刚才这样我们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这句话,并提醒学生12的写法)(设计意图:由分圆的过程到概念的揭示,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形成过程。)②理解12的含义。A、找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和自己对12含义的理解。B、判断。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涂色部分是否可以用12表示。(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判断、质疑,进一步感受“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使学生对12表面上的理解上升到本质含义的层面上,有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③巩固12的含义。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找出它的12涂上颜色。通过汇报交流,作品展示。教师归纳总结:形状不同、折法不同都没关系,只要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2。(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2)认识几分之一。通过师生谈话: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选择的板书。①出示要求:从学具中任意挑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先折一折,再用斜线涂一涂,表示出这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展示时要求学生说清楚: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②知识延伸师:如果我们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如果平均分成了20份、50份、100份呢?最后教师总结:像12、14、16、18——这样的数,都是分数。(设计意图:再次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造的机会,充分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对12的理解逐步泛化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3、巩固理解、拓展延伸。本节课我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