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摸底检测历史试题.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摸底检测历史试题.pdf

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12月教学质量摸底检测历史试题.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部分学校高三教学质量摸底检测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末期,荀子游历秦国,感慨“观其民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其畏有司而顺,古之风也”;而汉初贾谊则认为“商君遗礼仪,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这反映了两者A.阶级立场的不同B.文化取向的迥异C.政治理念的不同D.生活态度的差异2.图1为东汉制盐画像砖,描绘了四川人制盐的场景。该作品体现了图1高三历史试题()A.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B.农本意识与表现技巧的结合C.异域风情与中原文化的交汇D.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3.致仕又称退休、乞骸骨等,即古代官员因年龄、健康或其他方面的原因离开职位,退休养老的现象。表1为唐朝致仕制度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表1时期调整概况沿用前朝“年七十以上应致仕”,但也有所变通,如“若齿力未衰,高祖、太宗朝亦听厘务”。规定“诸文武选人……五品以上,籍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玄宗朝所有致仕官员都能终身享受半禄待遇,并作为“常式”延续。肃宗至宣宗内官五品以上、外官四品以上致仕方可终身享受半禄待遇,而内官六朝品以下、外官五品以下到致仕年龄后即自动离职,没有任何经济待遇。A.节约中央的财政开支B.精简地方行政机构C.适应国情国力的变化D.维护国家政治统一4.所谓“无籍之徒”是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明朝中后期“各处有等无籍之徒,托投权豪势要之家”。材料中“无籍之徒”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农民破产B.经济发展,人口膨胀C.行为乖张,素质低下D.破坏秩序,毒化风气5.1895年严复说:“今日中国不受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1918年他又谈到:“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严复思想的变化A.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B.深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激C.找到了崭新的救亡之路D.得益于新文化运动的洗礼高三历史试题()6.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这一举措A.推动了战时经济体制的构建B.消除了列强的经济掠夺C.形成了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D.遏制了官僚资本的扩张7.“历年征战未离鞍,赢得边区老少安。耕者有田风俗厚,仁人施政法刑宽。实行民主真行宪,只见公仆不见官。陕北齐声歌解放,丰衣足食万家欢。”该诗描述的是A.国民革命时期社会风貌B.土地革命时期的社会气象C.抗日根据地的边区建设D.解放战争时期的政权建设8.图2为1955年顾生岳创作的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年画所反映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图2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C.农民对新政权的认可D.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9.1964年《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颁布,纠正了外语教育语种严重偏向的问题,指出要注重各外语语种的比例,确立英语为第一外语。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B.调整了对苏联的外交政策C.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D.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10.古希腊人十分重视对死者的安葬,男性负责丧葬仪式公开的一面,女性执行实际的工作以及一些私人的事务。及至古典时代,女性在悼丧中的行为受到城邦法律的限制,在出殡时她们被迫与男人们分开。这体现出古希腊A.妇女特定领域拥有政治权力B.平民与贵族斗争加剧C.城邦制度下的性别关系特征D.注重民主和法治建设高三历史试题()11.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虽然是少数精英分子,但小小的意大利分裂得几乎一城一国,这些精英分子与群众接触并不困难,所以他们能与群众心声相应,并在他们的看法中融入普通市民的情感,这对未来的语言认同意义深远。该学者强调文艺复兴A.诞生于市民阶层B.促进了民族意识成长C.抨击了世俗王权D.加速了意大利的分裂12.法国在1881年颁布法律,要求7到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世俗化义务教育,小学完全免费。政府还决定对中小学生进行公民义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