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描写壶口瀑布的写景散文欣赏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早就听闻黄河上的壶口瀑布有“万里黄河一壶收”的美名,今天没想到我竟也有幸来看天下一大奇观——“黄河上的瀑布”。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是中国第二大瀑布,是黄河上唯一一条黄色瀑布。为了看这一大奇观,我们经过一路奔波,终于到了久仰大名的壶口瀑布。一下车,微风拂面而来,瞬间把路途中的困倦吹得烟消云散,使我倍增精神。由于那里是黄土高原,所以风中带有一丝丝的细沙,它像拥抱我似的,布满我的脸和身体。买完门票,进了风景区。站在石头上眺望,黄河就在不远处。虽然有些距离,但我的心已经融入那了洪流骤然的黄河水中了。低头看着脚下踩过的每一片沙,与脚接触的那部分会在脚抬起的那一刻随风远去,竟无完整脚的印迹。来到黄河边上,看那翻滚的黄河水飞流而下,冲击着山崖,溅出无数个小水珠。溅到了我的脸上,虽然很凉,但却像母亲那般温柔,真不愧是“母亲河”!看着远处的黄河水,汹涌的冲过来;观之,尤有雷霆万钧之势,听之,尤有万马齐喑之奏。河水拍在山崖上,形成一道“水雾墙”。我寻视四方,找到一块黄石,盘腿而坐。望着远处的腾空黄浪,这时有当地人唱起抗战时期的民谣。我不禁想起了毛主席带领工农红军,创建新中国时,浴血奋战的场景,当年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人民打下了这片乐土。要不然现在我们怎么有幸站在这里观看这天下的一大奇观呢?想到这里,我不禁沉默了……看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着黄色巨浪,掀天而起。不愧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想着那曾经为了解放中国的战士们,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现在我们脚下的这片乐土。我们难道不该感到自豪吗?不该感恩这一切吗?描写壶口瀑布的写景散文:壶口识黄河作者:他山黄河,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无数文人墨客笔下的民族魂,是华人心中的母亲河,是华夏民族的图腾。但黄河在我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却是小时候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留下来的。关于黄河的激越,黄河的延绵,黄河的奔腾不息等等,都是从听觉获取的。后来,陆续从电影、画报中逐步有了一些局部的、精彩的黄河视觉形象,那是盲人摸象式的,零碎的,无法梳理的零乱概念的堆积。这些视觉信息中,一个最没有引起我重视,还经常接触的形象,就是1990年版的50圆人民币图案。图案描述的是黄河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壶口瀑布。而这个忽略,直到2005年才被彻底纠正。那年我因一个煤矿项目赴山西临汾调研,矿主热情洋溢地开车前往吉县,请我参观壶口瀑布。我在壶口瀑布下,站在黄色的瀑布水雾里,在一种朦胧中的现场感觉中,让人觉得此时此刻,自己正零距离耳闻目睹着黄河的真实风采。只有你身临其境,在壶口瀑布现场,才能切身体验到什么是“黄河在咆哮”!打雷般的轰鸣,不足以表达壶口瀑布现场的情景。壶口瀑布黄色波涛对河床岩石的冲击,无休止地,连续地,一直用最强音地考验你耳朵里面的鼓膜牢固极限。冲击的结果,是岩石上被水流溅起一层厚厚的,黏湿的,永不落幕的,黄色的水雾。你站在这个独一无二的黄色的云雾中,舌尖品尝着湿润的黄河水雾,你会激动得只想赶快和朋友分享。然而,此时此地,任你如何高声叫喊,同伴听不到你的吼声,黄色的雾曼也阻挡了不远处同伴的身影。这一瞬间,脑海里闪过母亲河\民族魂\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一系列的关键词链接,最终落在一句枯燥的伟人哲言上——爱国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感情(列宁)。这时的内心深处,慢慢升起一种平时绝无仅有的伟大的孤独感,一种被母亲拥抱于怀中的幸福感,一种报效母亲感恩戴德的使命感。站在壶口瀑布的东岸,远眺对岸的延安壶湖口乡,我更深刻理解冼星海创作的《黄河》。举目北望,黄河在进入壶口峡谷之前,从内蒙古高原缓缓而来,犹如一匹绿色的绸缎,低调平静地,偶尔耀眼炫目地,延绵不断地向北方蒙古高原延伸…只是一到壶口峡谷,安静即被轰鸣替代,平静即被咆哮接手。什么叫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你站在壶口峡谷的上方,抬眼看看,低头看看,都有了。这时候,一切小时候积淀下来的各种关于黄河的片段\截面\画面\声音\等零星的记忆,在壶口,被一一梳理得清清楚楚。母亲河的喜怒哀乐,华夏民族魂灵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一个饱经沧桑而仍然充满活力的,苍老而年轻的中华民族图腾,活生生地,完整无缺地展现在眼前。描写壶口瀑布的写景散文:壶口瀑布从巴颜喀拉山冒出来,从龙羊峡青铜峡跳下来,流过了青海流过了甘肃流过了宁夏和内蒙,南折,分陕西、山西于两岸,汇渭河、泾河与汾河,红红黄黄,浩浩汤汤,黄河来到了壶口,几百米几千米宽的水流,收拢、收拢、收拢,收为几十米收为十几米,收为几个水柱一条巨瀑,裹着风,携着电,吼着雷,喷着雾,如骏马脱缰,如狂飙骤起,如群龙闹海,如乳虎啸哮,如壮士赴死之义无反顿,如铁骑逐鹿之一往无前,涌过来,奔过去,飞出来,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