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综合实践活动课总结120xx年,我校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与学生发展研究”的实验研究工作、我们通过以科研促课改的方式,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实验,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初步研究成果、一、建立机构,安排课时1、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有教导处、组长、任课教师中部分人员,成立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心研究组。2、调整任课教师,使音乐、体育、美术、社会、自然、信息技术学科组的教师都担任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这可以使更多的教师参加到实验中来,加快综合实践活动课师资的培养、3、安排、调整课时,根据需要做到分散和相对集中相结合、把根据活动方案安排的总课时数,分配到若干个星期中,因活动需要必须调动的课尽量与班主任所任学科对调、调课的过程中,不跨周次、每次主题活动集中调课一次,这样可以减少调课的幅度、二、确定研究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型课程,它不是学科课程的补充和延伸,更不是学科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一门独特功能和价值的新型课程、与各学科课程对比,学科课程都有课程标准和教材,而它只有试行的课程指导纲要,并且没有教材,更重要的是我国第一次开设此课程,经验不足、开展这个课题主要是探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探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框架的构建、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研究、4、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本课题分四个阶段进行:培训学习阶段;方案设计与实验阶段;学生学习资料编写阶段;实验验证阶段与修订完善阶段、三、加强培训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上什么,怎么上,谁来上是教育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没有现成的教材,老师们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实施、要求一定要把课改工作抓紧抓好、我们制订了课题研究计划,拟订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师资培训、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等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四、实施进展与情况学生们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对祥融超市等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卫生状况、商品价格、经营者的信誉、结帐快慢等多方面,并通过对比得出结论:超市化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它采取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连锁经营的营销渠道,保证了货品的质量,给顾客带来了实惠、农贸市场的超市化经营,是必然趋势、孩子们还为祥融超市指出了缺点,那就是结帐速度太慢,顾客结帐要排队、为此,他们为祥融超市开出“药方”:按货品分类分别设立相对独立的收银台,或者利用IC卡刷卡消费林涛老师上的以环保为主题的“可怕的白色污染”,引导学生统计分析,学生们以假设每位家庭每天使用5个塑料袋,全校学生家庭一年使用的塑料袋摊开,可覆盖13个祥坂小学、我们与学生们都不禁惊叹:白色污染真的可怕,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他给教师提供了充分展现个人潜能、才艺特色的课堂,也给学生表现欲实现的时间和空间。优化了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五、实施中遇到的困难一学期的实验工作,我们深切体验到新教材带来的教改新气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收获。当然在实验的进程中,我们也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发现了一些问题,遇到了一想法。这些困惑、矛盾问题主要有:1、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比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付诸实施,势必要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上进行巨大的转变。然而,任何一种变革要改变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习以为常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特别是每天要用那些陌生的、新的、还不能保证是否可行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开展教学,新旧观念的磨合、碰撞常使实验教师非常茫然,其艰难性是不可言喻的。2、虽然经过了暑期的通识培训和各学科课标教材的学习培训,但是,由于综合实践工作的艰巨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实验中,老师们还是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是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现实的困难和指导力量的不足构成的矛盾,制约我们实验的深入开展。3、实验的配套资料没有到位,很多教师只好在仓促的时间内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严重影响了教改教学的发展。4.由于学校地处城乡交接处,生源差,资金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