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1农村环境调查报告范文农村环境调查报告1环境的污染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继续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与旅游业开发是当今农村发展ZUI快的路子,也是ZUI热门但又ZUI难以实施的路子.如今城市兴起吃绿色、吃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有机农作物生产的必要条件.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随着个别物种的消失和一些异地植物的入侵,农田间病虫害爆发率上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明显下降.为响应十七大会议召开,充分的认识并认真解读“科学发展观”,将理论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为实现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环境与经济共荣,共同携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调查对象和方法1、调查对象:田间地头,路边和村头垃圾的多少与分布.调查方法:将农田划分为几个区域,将路段等分为小路段,将村庄划分为小的区域(以道路为基础)并都以数字命名,如“农田1区”、“11号路段”、“村庄1区”.2、调查对象:农村水渠和池塘中水的质量问题.调查方法:对以上区域的水分别取样,并观察其清澈程度,闻其气味,并用物理化学方法粗测分析其污染物的成分.3、调查对象:污水与垃圾的来源.调查方法:通过走访咨询居民,询问垃圾的来源与排放垃圾的时间.4、调查对象、:树木覆盖率(村庄).调查方法:将全村以街道为界划分为块,随机抽取五块,算出覆盖率,求出平均值.5、调查对象:近年来田间野生生物的数目变化与种类的变迁.调查方法:用样方法统计各种野生植物的数量和分布,用表格对比三年来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比例的变化.6、调查对象:调查村民对环保的认识与生态农业的态度.调查方法:随即在居民名单中抽出十名,对其进行环境方面的采访.7、调查对象:调查村民的近几年健康状况,并与相对的环境对比,找出二者的关系.调查方法:与年龄相对较高的居民进行访谈,在大队中查阅有关村民健康的资料并列出表格与环境对比.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经调查,垃圾主要分布在路、农田、村庄和水沟相对集中的地方,约占45%.在城乡交会的道路旁边,垃圾也相对较多,约占32%.在村里的大路边,有15%的垃圾.在农田中,有2%的垃圾.在小巷和其他地方的垃圾约占6%.分析:由垃圾的分布来看,在人活动越频繁的地方,垃圾的量也越多,垃圾堆积主要是人为产生的和任意丢弃造成的.从中反映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不高,责任心也不强.2、农村水渠中水的清澈度不高并且有异味,不符合国家二等水的标准.经过滤,发现水中浮游生物甚多,并且有很多蚊子的幼虫..有些水渠已经淤塞,水道中充满了垃圾,并发出阵阵恶臭.池塘的水为绿色,是以为水中有很多藻类而产生的水华现象.水中的鱼类尚多,水有腥味,且不清澈.经过过滤蒸馏等处理,未发现有毒物质.分析:水质变坏,但未发现有害化学物质,说明目前水体主要是受固体垃圾污染所至.由此可推,由于垃圾堆积,无人清理导致垃圾入水;另外村民乱排污也使水体受到了污染,使水质变坏.3、经过调查发现,村头垃圾主要是生活用品废弃物,来源于村民.村民图方便、省钱,便将生活垃圾倒在村头.在离城较近的路旁,臭气冲天,招来了很多苍蝇.这里的垃圾主要是县城里的人倒的.因为把垃圾倒在农村省去了向垃圾处理厂交钱,而且也省时间.时间久了,便都往这里倒垃圾.污水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未发现有工厂在此排污.分析:既然没有工厂,村民都把环境污染成这样,成堆的垃圾无人管,乱仍乱排,只图自己方便而不顾集体形象,说明村民缺乏责任心与环保意识,村民素质有待提高.4、居民几乎家家都有树,有的院子竟然全被大树遮着,而有的院子只是沾到一点树阴.总体来讲,全村树木覆盖率约在40%-50%.分析:村里人都有在院子里栽树的习惯,树木为村民带来了很多好处,且美化了自己的家园.表明村民希望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里.这样有利于环保工作的进行.5、年份青蛙蛇麻雀菜青虫螳螂刺苋刺蔓田鼠06很多较多很多较少不多较多较多较少07不多较少较多很多较少不多较多较多08很多很少较少很多很少很少很多很多(由少到多的程度:很少较少不多较多很多)分析:经询问农民得知,对于蛇,因其生的丑陋,虽然无毒,仍然遭到人类的杀害.还有的就把它当作野味,数量锐减.对于麻雀,因其偷吃粮食,一直得不到人类的喜欢,也遭屠杀.同时在农药的作用下螳螂的数量也在急剧下降,而害虫与田鼠却顽强的抵抗住了农药.在人为的作用下生态在悄悄的变化,推测将来虫害与鼠害仍会上升.人对刺苋的讨厌恨不得将其斩尽杀绝;而同时又有种刺蔓蔓延.可见人类的爱憎对环境是有作用的,更不用说在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对环境的伤害有多大了.6、调查人数:40方法:抽样法结果如下:认为环境问题很重要无所谓不清楚人数71221分析:目前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很多人都未曾考虑过环境恶化的后果,还有一些人说那是杞人忧天,只有少数人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