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1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上传人:一吃****昕靓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1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1节流域内协调发展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节流域内协调发展(建议用时:40分钟)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据此回答1~2题。1.TVA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它所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A.流域农业因地制宜的开发B.流域的综合开发C.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D.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2.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质的是()A.建设抽水蓄能电站B.防治水污染C.保护水源涵养林D.改善库区生态环境1.B2.A[第1题,TVA对田纳西河开发的核心思想是结合当地的自然、人文等地理环境,通过梯级开发的方式,对流域内进行综合开发。其包括防洪、航运、发电、旅游、土地利用、工业生产、环境治理等相关方面。第2题,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并不能提高水质;防治水污染可以直接提高水质;保护水源涵养林可以增强流域内的水源涵养能力,加强净化并减少污染物的进入;改善库区生态环境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来源。]根据黄河水情和水利枢纽工程的需要,黄河小浪底于2018年7月3日下午开闸泄洪,进行一年一度的调水调沙。黄河激流从坝上的洞群喷涌而出,形成一条气势磅礴的“巨瀑”,呈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景,也使库区泥沙淤积现象得到改善。据此回答3~5题。3.黄河调沙调水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A.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做准备B.黄河中游径流含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能最大量的冲沙减淤D.黄河流域正值汛期,水量较大4.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来自()A.上游的青藏高原B.中游的黄土高原C.下游的华北平原D.所有的支流5.为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下列建议和措施中合理的是()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②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③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3.A4.B5.A[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华北和东北区域的正常雨季是在每年的7、8月,小浪底选择在7月初进行调水调沙,主要是为了黄河流域在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工作做准备。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一带。第5题,“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可以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从而有利于减少下游河段的泥沙含量,可知①正确;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该区域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该措施对于减少黄河流域的泥沙含量几乎没有什么作用,可知②错误;“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该措施会使得下游地区的水量更少,可知③错误;“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利于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使用,可以缓解下游地区水量比较少的问题,可知④正确。]读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完成6~7题。6.图示地区整治的重点是()A.治理水土流失B.治理盐碱地C.治理沙尘暴D.治理水污染7.“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a、b、c、d四地适合建淤地坝进行治理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6.A7.A[第6题,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7题,图中a、b、c、d四地中,a地沟谷较长,可以在此建淤地坝,拦蓄泥沙。]河段的冲淤量是输入沙量和输出沙量的差值。某学者以宁夏黄河下河沿至石嘴山河段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了近几十年来黄河宁夏河段不同时期、不同河段的河道冲淤情况及变化趋势。下面图甲为该学者研究区域位置图,图乙为黄河干流宁夏段年均冲淤量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8~10题。图甲图乙8.推断黄河干流宁夏段冲淤量达到最大的时间大致在()A.1951年B.1985年C.2005年D.2011年9.1969~1985年黄河干流宁夏段()A.整个河段为冲刷状态B.青石河段由淤积变为微冲C.青石河段沉积作用增强D.下青河段侵蚀作用增强10.1986~2005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冲淤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河沙采集量增加B.水利枢纽建设C.上游植树造林D.河流补给减少8.C9.B10.B[第8题,读乙图,全河段1951~1968年、1969~1985年冲淤量是正数,代表冲淤量是增加的,1986~2005年全河段冲淤量接近零增长,2006~2011年全河段冲淤量是负增长,因此黄河干流宁夏冲淤量达到最大的时间大致在2005年。第9题,据乙图分析,1969~1985年全河段的冲淤量约为0.12亿吨,代表输入沙量大于输出沙量,整个河段为沉积状态;青石河段1951~1968年冲淤量约为0.12亿吨,输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一
星级:
3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认识区域 第3节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1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第2节 流域内部的协作发展 ——以尼罗河流域为例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3节 产业转移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1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2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4节 国际合作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3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5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word章末总结学案(含答案)
星级: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