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至2022年七年级下半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完整版(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1至2022年七年级下半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完整版(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pdf

2021至2022年七年级下半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完整版(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1至2022年七年级下半年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完整版(5)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6)皮之不存,___________________。(《左传》)(7)________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木兰诗》)(8)《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程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句子是:字词书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汉字注音。【答案】(1)弹琴复长啸(2)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3)长使英雄泪满襟(4)雁引愁书籍,是知识的来源,是修养的载体。当我们捧起一本书,在静谧()的夜晚守着孤灯阅心去(5)树头花落未成阴(6)毛将焉附(7)策勋十二转(8)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读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便会感到无比充盈和温润。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领略到黄河传语报平安惊涛澎湃()的气势;读臧克家的《说和做》,我们了解到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解析】è()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鞠躬尽cuì()为国献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惟”、“襟”、“雁”、“焉”的书写。理解型默写(8)身的情怀……注意抓关键词“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静谧(_____)澎湃(_____)qiè(_____)而不舍鞠躬尽cuì(_____)【答案】mìpài锲瘁【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字音字形。要注意“谧”的读音和“锲”的书写。选择题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眼睛如同摄影师的镜头,同样的山水,定格的瞬间不同,捕捉到的信息迥乎不同。B.老师曾多次提醒他要注意交通安全,可他就是不以为然。名句名篇默写C.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古诗文默写。D.在中国,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答案】B(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春》)【解析】(3)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理解和运用。B项中“不以为然”意思是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4)___________________,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意或否定。不符合语境,故选B。以恒”或“不间断”。【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作家作品常识。D项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出自杜甫的《闻官综合性学习军收河南河北》,而是《春望》。故选D。综合实践。(2)①此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首先从形式上要采用“或……”的句式,从内容上要写出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国家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学校开展了“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警句表达的感情。示例:或表达对百姓的同情。据此作答。②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语法知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识。“或”是连词,起连接作用;“传诵”是动词。(1)你参与了“爱国诗词朗诵会”小组,组员搜集了许多爱国的诗词句,准备交流。但在(3)此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①句语序不当,句中关联词“不但……而且”表递小组讨论的时候,眼尖的你却发现了其中的错误。错误的一项是(_____)进关系,所以应该先是“反映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再是“是爱国的具体表现”,要将二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一—《过零丁洋》者调换。②句用词重复,删去“持之以恒”或“不间断”。据此作答。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一—陆游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鲁迅——《自嘲》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有一些爱国名言警句,或表达对祖国的感恩,或抒发对故土的思念,。这些语句情诗歌鉴赏思隽永,精警动人,值得我们传诵。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①请根据划线语句再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秋风引②从词性看,语段中“或”是(_____)词,“传诵”是(_____)词。刘禹锡(3)在活动中,有位同学说:“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①写好汉字不但是爱国的具体表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现,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写字热情;②也希望大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家通过持之以恒不间断地练习,写出一手美观的汉字。”(注释)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两个划线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⑴诗歌的第一、二句写出了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