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通史复习(魏晋隋唐史).ppt
上传人:小琛****82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8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中国通史复习(魏晋隋唐史).ppt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中国通史复习(魏晋隋唐史).ppt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时代特征: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南方,士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基础;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民族融合加强。二、朝代: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南朝(420-589):宋――齐――梁――陈);北朝(386-581):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时期一、朝代特征: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界,兼收并蓄。二、朝代:隋(581-618)―――唐(618-907)主要考点:魏晋隋唐的选官制度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手工业的发展唐诗魏晋隋唐的书法绘画艺术结合讲义,回归课本默写1.有学者在评论中国某一制度时说,它“导致……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并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这一制度是指A.郡县制B.科举制C.察举制D.行省制2.《剑桥中国史》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D.唐代门阀势力依然不小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A.选拔方式日益公开B.扩大了官吏的来源C.适应了阶层关系变动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4.《唐摭言》载:“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注:“岁贡”指由地方贡入国学监的生员)常不减八九百人。”该材料主要说明了A.科举制是在隋朝时创立的B.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C.唐朝进士科为世人所推崇D.当时官吏主要来源于科举考试5.元稹诗云:“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此诗主要反映了A.西汉商业贸易发展盛况B.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C.唐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D.唐朝百姓生活富裕安康6.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7.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8.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1.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①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②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④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跑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2.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