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6年述职述廉报告(2007年2月21日)2006年,我们认真贯彻中央1号和市委5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建设高效、生态、品牌农业为主攻方向,积极实施“六化战略”和“八大行动”,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克服严重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圆满或超额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是农业工作力度最大、发展最快、亮点最多、社会影响最好的一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46元,增长12.7%,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业总产值达到340亿元,同比增长3.7%;粮食总产量达到303.9万吨,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78万吨,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积极争取市级以上资金2.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8167万元,增长24.9%。现代农业建设成效显著,省委《工作情况交流》和农业部《农业情况交流》分别推广我市现代农业建设经验;100万亩高产优质高效粮食示范区建设全面完成,达到“吨粮田”标准;山东国际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带动能力明显增强,青岛农交会规模、国际化程度实现新突破,全国人大蒋正华副委员长出席开幕式并给予充分肯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原农业部杜青林部长专门批示肯定,《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进行了报道;品牌农业蓬勃发展,胶州大白菜等3个农产品入选首批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对我市品牌农业进行报道;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取得全省第一名;荣获省级文明机关称号,“情系三农”入选青岛市第四批服务名牌。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中央媒体对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等多方面进行全面报道,中央媒体共报道25篇。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调整优化结构布局,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升级。优质粮食、蔬菜、果品等优势农业不断壮大,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升级。一是大力推进“四百工程”。100万亩高产优质高效粮食示范区建设总投资2.4亿元,实现水利化、良种化、道路林网化、机械化、销售合同化目标,粮食单产比实施前三年平均水平提高25%以上,达到“吨粮田”标准。提出了100万亩优质蔬菜、100万亩优质果茶花、100万亩优质花生生产基地初步建设规划。二是大力发展畜牧业。以肉鸡、奶牛、生猪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实施“退户入园”战略,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引导分散的养殖户向养殖小区集中,提高标准化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全市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400多个,2006年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303个。三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突出抓好茶叶、花卉等特色农业,积极推动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农业节会蓬勃发展,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达到8.6万亩,亩均收入达到5000多元,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亮点。(二)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增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力。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年共组织实施农业科研项目80多项,推动良种繁育技术、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生态农业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二是实施“良种工程”。主要农作物品种评价示范推广体系建成,建设蔬菜、花生、果品、茶叶等5个良种繁育基地,新品种引育推广步伐加快。全年引进农作物新品种906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三是加快科技推广应用。实行重大农业技术发布制度,推介20项重大农业技术和70个优良品种;全市500名中高级农技人员联系种养大户,培养核心示范户1000户;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编写农业科技丛书15本,印刷14.1万册,刻录光盘3万张,免费赠送给农民;举办各类培训班487次,培训农民约15万人次。四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了以“青岛农经网”为中心的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开通“农业科技传播与服务”平台、“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五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大厦建设,努力建成集科研、推广、培训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三)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农产品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山东国际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2006青岛农交会有726家企业、152家采购商参加展会,实际交易额4.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6亿美元。加快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提高市场交易能力,全市建成部级定点市场6处,年交易额过亿元的26处。二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总结推广九联集团村企互动典型经验,在全国新农村建设座谈会上典型发言;扶持16个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争取中央资金2385万元;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化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72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3